>>> 2008年第1期
世界人口:平衡木上的舞蹈
作者:付锋林
人口恶性循环的发展中国家
对于人口,发展中国家则是感觉到“人满为患”。世界上人口增长率较高的都是一些不发达国家,如阿富汗、利比里亚等。而中国、印度、埃及等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也时时感受到庞大人口给经济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埃及在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自然环境恶劣,全国96%的土地是沙漠,98.5%的人口挤在占全国土地4%的尼罗河河谷和三角洲地区。2007年4月初,埃及公布的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该国人口已突破7600万,全国上下为此忧心忡忡。人口数量增大与环境、资源的压力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水荒、粮荒接踵而至,地处亚非的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人口与粮食的矛盾更加突出。虽然人们普遍意识到了人口过多的灾难性后果,但在发展中国家成功地降低人口数量仍然没有实现。人口增长过快,消费基金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就加大,国内的投资率不得不下降,致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拉大了南北贫富的差距。据相关资料显示,战后初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人均国民收入方面的差距是10:1。尽管战后30年内,发展中国家工业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略高于发达国家,但发展中国家因人口增长过快,到上世纪70年代末,这一差距反而扩大到13:1。
另外,据美国媒体2007年5月31日报道,研究人员统计显示,世界城市人口在5月23日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世界城市人口为33.3992253亿人,农村为33.3866404亿人。但数据也显示,世界上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集中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贫困国家。在这些国家,人口数量增大,环境恶化,可利用资源日益减少,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寻求发展,而投资比例不足仍不能保证人口拥挤的城市平稳发展。有关专家分析,世界人口一直以来都是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人口。这一趋势的逆转折射出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亟待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加以解决,以促使社会均衡发展。
(摘自《中国报道》2007年第7期 插图:姚腊远)
■责编:唐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