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今秋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等8则
作者:佚名
江苏实施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减免费培训
到2010年,苏南、苏中、苏北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将分别达80%、70%、60%。这是江苏省日前提出的目标。
江苏省提出,要整合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对登记在册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组织有就业愿望但缺乏就业技能的人员参加自选项目的政策性免费培训。要组织实施退役军人职业培训,努力帮助他们提高职业技能素质;对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开展正规职业技能继续教育,并全程跟踪,帮助他们实现与就业岗位的对接;通过发放培训券等方式,实施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的减免费培训,切实提高他们转移就业的质量和稳定性;以用人单位为载体,加强农民工法律、文化知识和技术培训。到2010年,全省80%以上的社区应实现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4%以内。
(摘自2008年8月27日《中国教育报》)
安徽新学期全面推行校方责任保险
新学期伊始,安徽省在校园全面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工作。这意味着今后在安徽校园内或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将由保险公司来替学校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据安徽省教育厅介绍,安徽省近日要求全省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都应投保校方责任保险。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投保所需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从学校公用经费中支出,做到应保尽保。安徽省教育厅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全省校方责任保险的统筹、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近年来,中小学生在校园内受到意外伤害的事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愈来愈为社会所关注。由于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导致的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纠纷接连不断,学校每年因此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承担了大量的办学风险。教育部门及学校现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足以解决日益增长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风险问题。相当一部分学校为了避免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采取了消极的办法,为防止事故的发生,不同程度地取消了春游、夏令营、体育比赛等等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这种因噎废食的方法逐渐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
从2005年开始,安徽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开展校方责任保险试点工作,通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险手段进行学校安全事故风险管理和控制,由保险公司对投保学校责任事故的理赔来转移学校在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中的经济赔偿责任。
(海之风情摘自2008年8月27日人民网)
审计调查发现:33个县义务教育乱收费5110万元
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表明,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仍然存在经费投入不足、资金被挪用和乱收费等矛盾与问题。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8月27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介绍,这次对16个省(区、市)2006年和2007年1月至6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调查,重点抽查了54个县(市、旗)。
他说,从审计调查结果看,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减轻了学生及家庭负担,改善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保证了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全面实施。54个县2006年农村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平均达99.7%和96.5%。
同时,审计调查也发现新机制在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到位、拨付不及时。
刘家义说,有3个省(区)未按照规定的分担比例落实资金,少承担1.08亿元,占应承担资金的9%;有8个县少承担资金1350万元,占应承担资金的72%,还有5个县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上年减少13%。有6个省(区、市)财政、教育部门滞留中央“两免一补”专项资金1.89亿元;29个县的财政、教育部门滞留应拨付到中小学的农村义务教育资金1.1亿元,占其同类经费总额的45%。
一些地方挤占挪用资金、乱收费问题还比较普遍。有46个县的教育、财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共挤占挪用公用经费、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等1.15亿元,占同类专项经费总额的3.8%,主要用于教育主管机构日常经费、教职人员经费、学校基本建设等;33个县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自立项目乱收费或向学生收取明令禁止的费用5110万元。
据了解,教育部、财政部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高度重视,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整改。
(摘自2008年8月28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