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9期


广州豪宅地理趣探

作者:孙亮亮




  
  图4珠江新城中轴线(来源:广州市规划院)
  
  在《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②中,珠江新城成为广州重点发展区域之首。正因为珠江新城的独特定位,她的豪宅是依托于整体的规划而存在的。不论是什么形式的建筑产品,是高层还是别墅或者是服务公寓,都无法远离“豪宅”的光环,因为她的根基,是时代造就的特殊的城市地理。当然,在这里建造的住宅,大多也不会辜负自己脚下的土地,从早期的凯旋新世界、南国花园、金碧华府,到今天的力迅上筑、中海观园、誉峰,每一个作品的出现,无论是产品的创意还是园林打造、装修配置的升级,无不代表了当时最高的住宅水平,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顶尖。
  
  三、结语
  
  进入新世纪,“豪宅”这个昔日仅限于少数人拥有的住宅类型,日渐闯入寻常百姓的视野。广州人民的生活水平大跃进地提高,人均GDP 已经达到了1万美元,根据国际上通用的衡量标准,房地产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如今的广州,除了珠江新城因发展定位为广州的CBD核心而成为大家公认的“豪宅区”外,还有不少区域也因着各种各样的因素成就着自己的豪宅地理。比如,天河北是九十年代广州东进进程上迅速崛起的甲级商务办公圈,为满足高端企业管理层就近居住而建造的高档住宅如都市华庭、帝景苑、天誉花园等,都曾经创下了当年楼市的价格之最;在沿江及滨江一线的江景住宅,因城市发展对资源利用的限制而使江岸成为稀缺,仅有能通过批复的弹丸之地瞬间成为炙手可热的豪宅居所,如金海湾、中信君庭、汉苑以及凯旋会等;还有就是坐拥广州市市肺——白云山以及南湖的不多的可开发用地,理所当然地也身价骤增。
  虽说先天的资源日渐稀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CBD区域目前也只有一个,而广州豪宅地理的发展仍没有停步。随着城市不断向东、向南的拓展,北部保护性生态资源的计划性开发,也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市政设施的逐渐完善,相信很快,我们将能够见证下一个代表新时代广州发展的站点。
  当然,豪宅的产生不能仅仅是地理。如果说在上个世纪,我们仍认同著名的地产名人李嘉诚说过的那句话:房地产开发最重要的是“地段、地段、和地段”,但到了今天,我们也应该承认,地段固然重要,但广州豪宅的发展,除了以上所说的城市特殊功能的地理,也在逐渐脱离纯粹地段的限制。豪宅与地理相辅相成,但却不存在必然的依赖。
  象本世纪初诞生的“国际豪宅社区”汇景新城,刚开始时几乎没人看好她所处的地段,甚至行家们也只是预测她与周边在售的楼盘差不多价格,建议走高性价比的路线,每平方米4000~5000元就可以;但事实上,汇景新城从“千金买图”,进行国际规划招标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非池中之鱼。果然,一年内,除了聘请国际级大师进行规划、建筑及园林设计,更将生态、智能化、住宅3A等概念付诸实施,于2001年底一炮而红,更连续多年荣膺“中国十大豪宅”,每平方米高层住宅的售价从8000多一路走高到现在的3万多。
  我们缅怀属于广州历史回忆的豪宅地理,也同时见证着新时代广州的发展,而这些新的豪宅所处的地理,想必也能刻上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烙印,代代相传,成为广州城市文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成为未来人们眼中不可磨灭的历史;然而,我们同样更加欣喜地见证着越来越多的非地理因素造就的豪宅的挑战,这标志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房地产整体行业的更加成熟,同样也预示着,广州的豪宅将从此迈入更多元化、全方位的竞争中。
  
  注释
  ①《广州概览》:“东山本为郊外一村落,以广九铁路经此入世,欧美侨民,有的在铁路附近卜居者。民国以来,建筑西式房舍者日众,遂成富丽之区。”
  ②《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广州歌剧院等六大标志性建筑、集中山水城市精华的中央广场和立体化便利的交通设施等为重点,形成区域性高标准的服务设施支持体系;发展成为具有国际金融、贸易、商业、文娱、外事和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的城市中央商务区(CBD)硬核,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地,成为城市新形象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市志.广州:广州出版社.
  [2]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周霞.广州城市形态演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吴庆洲.广州建筑[M].广州:广州省地图出版社,2000.
  [5]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