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从韩剧看中国的孝文化

作者:徐春燕



  随着近代社会人文观念的兴起,忽视个人存在、扭曲人性的被统治者所利用的孝道观,必然会受到新思潮的鞭笞。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的宗法家族社会结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统治阶级费尽心思所维护的孝道观随之动摇。接踵而来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进一步加速了中国宗法家族社会的解体和公民社会的生成。在这个时期,传统的以孝道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受到了严厉的批判。这种批判从封建的家长制开始,与之如影随形的孝文化自然不可祸免。正如马尽举在《关于孝文化的再思考》中所说“五四运动中,社会文化批判和社会政治批判的锋芒直指家长制,也就必然直接面对家长制的文化系统——孝文化”。或许是因为矫枉过正的缘故,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家们没有细致地对传统孝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进行择取,而是积极致力于对儒家的“孝”观念的全方位地否定和批判。1949年10月,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彻底宣告了家长制时代的结束,中国传统孝文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家长制的殉葬品。
  
  四
  
  “孝”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基础,而儒家文化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虽然孝曾经被当做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御用工具,但它在历史上所起过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够被抹杀的——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捍卫和平、抵御外辱等。在今天看来,过去人们对孝文化的批判似乎过于简单,再加诸多原因的促成,使得孝道的合理内容在人们的社会的生活中也被抛弃了,以至如今我们在家庭伦理道德方面总是显得无章可循。
  纵观周边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在历史上均受过中华文化的泽被,他们至今恪守的孝文化就是源自中国。这种传统美德伴随着他们走过了现代化的进程,直到今天这种文化依然在延续,其作用不可低估。尤其像韩国,是一个深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度,至今在社会生活方面还保留着属于儒家文化的许多传统的东西。这些东西曾经为我们祖先所倡导和遵循了数千年,却为我们遗忘了。
  韩剧在中国的热播,勾起人们对以往传统伦理道德的追忆及反思。为什么当我们看到韩剧中小辈对长辈彬彬有礼,早出和晚归都要向长辈致意,尊重老人的意见和观点时会感到特别的亲切——而这种感觉,在目前我们的国产影视剧中却较少展现?劳累了一天,泡一壶茶,内心平和地去欣赏一部反映家庭伦理的韩剧,吮吸着剧中那种纯朴的传统文化的气息,比起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应付那些没有文化底蕴的闹剧,自然惬意多了!老年人在剧中看到了尊重,青年人在剧中受到了启迪,儿童学到了孝敬长辈的美德;而我们的文化人,特别是文艺工作者看完韩剧后又该作何感想呢?
  
  作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郑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