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润物细无声
作者:张兆利

再者,在2012年伦敦申奥宣传片中,人们的友好与共容心态是通过富有幽默的神态和动作来进行展现的,给予观众的意识形态感受就是一个富有幽默感的国家的人们一定是友好的,有趣的。这样的诗性片断的串联就很好地掩饰了意识形态的生硬,收到健康的“绿色”表达效果。
此外,在2012年马德里申奥宣传片中,前半段的中间字幕展现的是“we love peace”(我们爱好和平)。这就充分说明了当地人们的友好,也将与其他国家人们共容共处的理念表达得简洁明了,并在随后而起的吉他弹奏声中将诗意推向更浓更和谐。前半段的结束字幕“we celebrate life”(我们庆祝生活),将此前人们舞动的欢乐镜像所暗含的友好与欢迎的态度清晰表达出来,可以引起观众的诗意想象与绿色期待。
谦和进取形象的诗性传达
在2008年北京申奥宣传片中,板块“动”、“健”、“乐”等展现了当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外宣传理念的重要方面,即“和平崛起”。对此,中华民族民族诉求的展现,在片中是通过人物谦和进取形象的诗性传达来完成的。板块“乐”很好地展现了百姓的谦和与友好,和蔼的笑容、逗趣的动作传播出积极平等的期盼心态。而板块“动”和“健”则以有力的姿态展现了运动员的进取拼搏精神,力与美、笑与泪和谐融进生命状态的诗意勃发中。
此外,在2012年伦敦申奥宣传片中,一个轮椅上的长发青年投篮的动作展现,将强力的诗情传达出来,有力地表达了“进取”的民族意识内涵。而在2012年纽约申奥宣传片中,夸大的火炬传递者的喘息声,身后跟随的人群以及火炬持有者与自由女神像共处于同一个画面的构图方式,都将美国式的“进取”精神,在自由的英雄主义掩饰下,传达于富有诗情画意的视听组合中。
结 语
民族诉求可以通过视听手段的组合,以独具意味的意象符号构建出“诗”的意境,由此达到与声画元素的和谐共融,最终以“绿色”的生态文本表征呈现给观众,并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这对于2008年奥运纪录片的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以“新北京、新奥运”作为宣传诉求的,人文环境的“绿色”表征是其“新”的诉求的一个重要方面。试想,如果在其纪录片制作理念中,能够以诗化的方式将民族诉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和谐融入,必将对其艺术价值的提升和传播效果的增强起到重要作用。至于导演对此如何诗化,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云南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昆明)广电艺术学硕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