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析文酌义校标点
作者:张少成
12.云蔽月,霜侵人,蔽與侵俱害乎。翫秋之於时,后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终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诸天道,则寒暑均取於月,数则蟾兔圆埃(土盍)不流太空。悠悠,芳菲徘徊,搏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疎涼,神魂与之清冷。〔p.816〕
按:笺注者忘记了文章与题目的内在联系,更不分析内容层次,再次随意断句,接连出现错误。
引文题为《中秋玩月记》,故言“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翫。”“翫”字上属,是“害”关涉的对象。句号随之后移。
以下引文分别解说“秋、八月、十五”,均为韵语,当作“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ōng)”其后“稽诸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赡兔圆。”为4-5句式,对仗工稳。可见“均”与上比相连一体,“月数”不可割裂,“圆”后当用句号。“埃(土盍)不流,太空悠悠;芳菲徘徊,搏华上浮。(-ou)”同样是韵语,应依照四字句式使用标点。“升东林,入西楼”是两个分句,其间须加逗号,以保持句式整齐划一。故知不明文体特征,即使简单的标点符号也不可能正确使用。
13.怀中出一桐木合,方数寸,中有物名蝇虎子,不啻一二百焉。其形皆赤云丹砂,啗之乃令为五队,令舞梁州。〔p.575〕
按:《笺注》引文容易使读者误认“蝇虎子”形为“赤云丹砂”,且“啖之”所指亦不明。
经查对《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二十七伎巧三《韩志和》云:志和于怀中将出一桐木合方数寸。其中有物名蝇虎子,数不啻一二百焉。其形皆赤,云以丹砂啖之故也。乃分为五队,令舞《梁州》。
引文夺一“数”字,似无伤文意。“雲”乃误认“云”为简体改用繁体字致误。原文但言蝇虎子之色“皆赤”;或问其所以然,乃“云”“以丹砂啖之故也”。《笺注》脱落“以、故也”,“丹砂”后多加逗号,造成误解。
少成所校,愚者之见,限于水平,必有失误,敬希《东京梦华录笺注》笺注者、责任编辑赐阅审查,再重新核对原引用之诸多书证,匡谬纠误。欢迎针对笔者失察发表的错误意见赐教!
〔附注〕本文主要谈校勘标点,顺便也谈纠正错别字,借此再举一例说明根据不同文体的特征“析文酌义”以助校勘之理:
春为阳中,万物待资生之泽;雨沸时若,庶民怀焦亢之忧。……伏冀穷旻降鉴,甘澍普露。〔p.803〕
按:此乃四六骈文,故宜以对文相校:上比有“春为阳中”,下比当作“雨弗时若”,“弗”表否定词义,犹言“雨不时至”,并非“水涌”之义,不能用“沸”。“甘澍普露”,费解,且“澍、露”连仄,不合声律。故应改作“甘澍普沾”,犹言“均受甘霖”。“穷旻降鉴,甘澍普沾”,其平仄安排为“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于是声律和谐,斐然成章。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