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

作者:佚名




  问题一:
  该书的固定成本总额是多少元?
  答:
  问题二:
  该书的单位变动成本是多少元?
  答:
  问题三:
  已知该书的单位销售税金为0.34元,如果目标利润设定为30 000元,请运用成本定价法公式测算该书的最低定价(赠送样书的费用忽略不计)。
  答:
  问题四:
  该书即将付印时,预测销售量降低到2 500册,于是出版社只求保本。请在尚不知单位销售税金为多少的情况下,运用与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有关的经验算式按新的印数测算该书的保本定价(赠送样书的费用和可能发生的印订工价变动因素忽略不计)。
  答:
  
  75.请阅读分析下列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凡须改正错误或弥补缺漏的地方,请直接在稿面上作出修改)。(本题14分)
  在我国,作者对自己已经发表的作品享有著作权,而图书出版者可按合同约定对自己所出版的作品(不包括超过保护期而已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享有专有版权。如果出版合同对图书出版者享有的该项权利未明确约定具体内容,则图书出版者始终有权禁止任何人(但不包括作者本人)以各种方式使用该作品。图书出版者获得的这项权利是由作者授予的,所以出版者为此一般须向作者支付一定报酬。付酬的具体方式和标准,不得由双方自行在合同中确定,必须执行国家版权局提出的方式和标准。图书在出版合同有效期内脱销,若出版者决定重印,应该征得作者同意,并按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如果作者要求重印而出版者拒绝,作者有权要求出版者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判断图书脱销的标准,是作者寄给出版者的两份订单在三个月内未能得到履行。
  
  76.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0分)
  D公司原总裁K曾向书法家G求赠一幅书法作品,G应其请求书赠,还题款“K先生正”,并盖了自己的名章和闲章。后D公司编写了一部介绍本公司发展情况的书稿,交由M出版社出版。书稿将付印时,D公司又经已退休的K同意而将G所赠书法作品送到M出版社,要求把它印在封面上并用作插页。M出版社同意照此办理。但是在制作过程中,M出版社认为作品上的题款和G的闲章不宜印到书上,征得D公司同意后便在排版文件中用图像加工技术将其去除。该书出版后,M出版社及时向G邮寄了样书和相应的报酬。G看过样书后,十分气愤,不但拒不接受M出版社付给的报酬,并且一纸诉状将K、D公司和M出版社告上法庭。法院判决三被告的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
  问题一:
  为什么说K侵犯了G的著作权?
  答:
  问题二:
  为什么说D侵犯了G的著作权?
  答:
  问题三:
  为什么说M出版社侵犯了G的著作权?
  答:
  77.请根据所给材料撰写约稿信(出版社的具体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电子信箱地址、网址等均一律省略)。(本题14分)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引发巨大海啸。于是,A出版社科普编辑部编辑王伟策划了一个有关地震与海啸的科普读物选题,拟请科普作家张鸿军撰写,并拟选用某期刊社记者陈海拍摄的有关海啸的12幅彩色照片作插页。这个选题获得批准后,被列入2005年出书计划。
  请你代王伟撰写一封致张鸿军的约稿信。发函时间为2005年1月8日。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