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周总理与“跃进”号沉没事件调查

作者:毛 冀




  周恩来又了解了航线的制定情况,发现不少问题:“这条航线的制定也是错误的……‘跃进’号是条商船,不仅要考虑拿枪的敌人,还要考虑自然界的‘敌人’,比如暗礁、浅滩等各种航行障碍物。确定航线时这些都考虑了吗?”
  周总理神情激动地说:“大家想想,这样一些临时从四面八方凑起来的人,在心神不定、目的不明的情况下,乱哄哄地就将一条万吨巨轮开了出去,行驶的又是一条充满危险的错误航线,怎么可能不出事故!这是对国家财产和船员生命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
  全场鸦雀无声。
  陶勇不停地看表。晚上9点多了,总理还没吃晚饭。
  周恩来最后说:“看来导致‘跃进’号沉没的因素很多,天气、船上仪器设备、船员的技术业务等都有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官僚主义,神秘主义,瞎指挥。”
  吃了点饭,周恩来又参加了调查编队临时党委会议。深夜12点,陶勇将周恩来送到机场返回北京。
  第二天上午,许多人在新闻节目里听到,周总理正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外宾。
  
  “跃进”号沉没原因终于查明
  
  5月18日上午9时,海上编队从上海吴淞码头起航,威武雄壮,浩浩荡荡。
  当天,新华社发布公告:我编队赴济州岛西南海域进行调查。
  经过10多天的艰苦奋战,72人次的潜水探摸,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查清了“跃进”号沉没的准确位置和确实原因。
  “跃进”号沉没的位置在苏岩礁方位148度,距苏岩礁1.2海里,即北纬32°6’、东经125°11’42”;沉没状态为船身左舷平卧海底,船首向北偏东15°;破损情况是,摸到破洞3处,凹陷5处,舭龙骨折裂1处。对苏岩礁的探摸情况是,岩礁有遭受触撞的明显痕迹,在被撞处周围有很多岩石碎片,当时取回8块。有3名潜水员在水下见到部分礁石上有紫红色油漆皮。同时对“跃进”号船体3段合拢的2条焊缝进行多次核查,未发现破损和异常变化。至此,终于弄清“跃进”号沉没并不是遭到鱼雷攻击,而是触礁。“跃进”号由于操作失当,偏离了正常航线,受到隐没在水面下的苏岩礁“致命一击”,之后又拖行了约2公里,2个多小时后才沉入海底。
  张智魁曾建议打捞沉船。但由于某国际保险公司(“跃进”号购买了该公司保险)为息事宁人,愿赔付能购买2条“跃进”号的保险金,加上作业区情况十分复杂,周总理决定不再打捞沉船,编队立即撤离。
  6月1日下午,编队传达周总理通过中央军委总参谋部转达的指示:鉴于调查作业已基本完成,编队应于6月2日或3日返航。
  6月2日清晨,编队最后一次组织潜水复查,取出了“跃进”号航向记录本、国旗和有关资料,收拾好所有器材,撤离作业区。
  与此同时,新华社根据周总理的命令发出电稿:
  新华社奉命发表声明
  中国交通部为了进一步查明“跃进”号沉没的真实原因而派出的调查作业区船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协助调查的舰艇在苏岩礁周围海域经过15天的调查作业,在北纬32°6’东经125°11’42”处发现沉没了的“跃进”号船体,经过周密调查,已经证实“跃进”号是因触礁而沉没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