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胡耀邦发动和组织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纪实
作者:沈宝祥
以上材料是一位与会者随手记的,比较简略,但很能说明问题。
当时的情况,是处在两年徘徊时期。特别是1977年8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大,仍然全盘肯定“文化大革命”,肯定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那时,更没有“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概念。因此,尽管大家对十年“文革”有很多看法,也只能在肯定“文革”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前提下讨论问题,发表意见。尽管这样,从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思想是很解放的,重点是讲“文革”造成的恶果。
中央党校的这次党委会议的主要成果是:(一)明确了命题,提出要算“文化大革命”的帐,已不是总结什么“三次路线斗争”的经验;(二)否定了以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为依据,总结十年“文革”的思路和方法,实际上否定了“两个凡是”;(三)明确提出了要以实践标准判断这十年的是非;(四)用实践标准对十年“文革”的一些重大问题初步进行了剖析判断。胡耀邦和冯文彬主持召开的这次党委会,实际上就是用实践标准检验十年“文革”的会议。虽然与会者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但主要倾向是明显的,就是主张用实践标准来检验十年“文革”。
胡耀邦在党委会上提出实践标准,不是偶然的。我讲自己经历的两件事。
在开学典礼前二三天,耀邦找我到他办公室,谈一篇文稿的修改问题。谈完后,我转身就要走,耀邦却说,老沈,坐一下嘛。我就同他一起在沙发上坐下,我发现他的心绪很好。耀邦说,开学的事都准备好了,几个讲话稿都搞好了。叶帅的讲话稿叫他们几个人搞的,不行,后来索性我自己亲自搞了一下。他还说,我的讲话稿中讲了我们党的六十岁左右、四十岁左右、二三十岁的三代干部,接着,他站起来,一边踱着方步,一边背他讲话稿中的一段,并问我,怎么样?我说很好。叶帅讲话稿中有这样一句:“如果理论不能指导实际,不受实际检验,那算什么理论呢!决不能把理论同空谈、吹牛甚至撒谎混为一谈。”这里,已经讲了实践标准。以后,在理论动态组会议上,耀邦多次重复这句话,说明他对这句话很重视。
还有一件事。1977年秋季的一天,我们理论动态组的几个人在耀邦办公室,谈完事以后就聊天。有人突然问,耀邦同志,你对“文化大革命”是怎么看的?耀邦说,“思想是光辉的,实践是错误的”。他的话脱口而出,说明早有考虑。接着,他又解释,他老人家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为了反修防修,这个思想还是光辉的。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实践是错误的,我们党内哪有那么多走资派!整人,内蒙搞“内人党”,整死那么多人!13年农业大丰收,哪有那么回事,经济很糟糕,困难得很。他列举许多情况,说明“文革”是错误的。这就是用实践标准检验的结果。
指导撰写学习文件
12月10日,胡耀邦又召集起草文件的人开会,进一步明确撰写这份文件的要求,确定了文件的名称和结构。几位同志紧张地工作,很快写出了一个稿子。1978年1月18日,吴江将这个初稿报送胡耀邦。耀邦在1月20日写了如下批语:“路子是对头的。只是太简略了。应该意气风发地同时又严密周详地加以充实。现在大约是1.4万字,可扩充到3万字。”吴江等人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召开一部学员座谈会,经过反复研究,在4月初写出了第三稿,经胡耀邦审阅同意,定名为《关于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若干问题》(提要,征集意见稿),共讲六个问题,全文四万两千多字,文后注明写作者是:党史室“三次路线斗争”研究小组。
这个文件提出了研究“三次路线斗争”应当遵循的原则,第二条鲜明地提出了实践标准。全文如下:“第二,应当以实践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毛主席指出:‘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路线的正确与否,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要由实践的结果来证明,由路线斗争的实际总结果来检验。要尊重历史事实,‘掌握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事实的全部总和’(列宁)。绝不能像林彪、‘四人帮’那样玩弄个别实例,来‘替卑鄙的勾当作辩护’,搞所谓‘事实为政治服务’。离开实践或者闭眼不看历史事实,来争论路线是否正确,除了徒劳无益或者受骗上当以外,是不可能得到任何结果的。”
现在看来,这个文件很不彻底。确是这样。这个文件以十一大对“文化大革命”的论断为基调,对“三次路线斗争”是肯定的。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也只能这样写。这个文件的高明之处在于,提出了“实践标准”,强调要以路线斗争的总结果来评判十年“文革”。坚持“实践标准”,必然走到彻底否定“文革”的一步。
这个文件的另一个高明之处是,在肯定对“文革”采取“三七”开的前提下,强调对错误不能含糊。文件第六部分(最后一部分)讲“研究中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讲“三七开”,讲到“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时,强调“要弄清楚错误究竟发生在哪里,是什么性质,包含哪些内容,它们是如何发生的,应当如何纠正等等”。很明显,这是要求大家认真对待“文革”的错误。这样的讨论,必然使大家深入思考“文革”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讲澄清路线是非与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关系。文件指出,只有首先把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进行到底,把被“四人帮”歪曲了、纂改了的东西一一纠正过来,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才谈得上“捍卫”、“高举”。文件强调,教育方面的“两个估计”,文艺上的“黑线专政”论等等,都应当揭批,只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遵循毛主席的一贯教导,并坚持以实践为鉴别真伪是非的标准,那末,任何伪装、借口,都是可以剥掉的。这种方法和态度本身就是毛泽东思想。这些,同前面讲的实践标准是相呼应的,实际上针对了“两个凡是”。
组织中央党校八百学员讨论总结十年“文革”
1978年4月中旬,在中央党校“党的学说”十天课程中,将经胡耀邦最后审定的《关于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若干问题》(提要,征集意见稿)这个文件,发给全体学员阅读、讨论。这就是一些文章所说的中央党校一千学员的讨论。准确地说,是八百学员。中央党校复校第一期学员共807人。高级干部班147人,对象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成员,省市自治区党委常委以上干部,部队军以上干部,其中有一些是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级干部班496人。宣传理论干部班164人。这些学员层次高,涵盖全党全国。
我当时没有参加学员的讨论,但查找到了当时的部分记录和材料,也向一些毕业学员作了调查。这些资料反映了当年讨论的情况,摘录如下。
广东的三位毕业学员进行座谈后,给我写来的回忆材料说,在党史学习中讨论了对第九、十、十一次路线斗争的认识,当时党校提出对“文革”若干问题认识的稿子给我们讨论,尽管那次讨论还未全否定“文革”,但对我们思想解放推动很大。有的同志提出对“文革”应倒三七开,有的人开始怀疑“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是否正确。当时中央党校在耀邦同志直接领导下,思想解放,实事求是,有一个很好的学风。这些学习,为今后认识真理标准问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的两位学员说,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以前,他们就讨论了胡耀邦同志指导起草的《关于研究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若干问题》的文件,对这个文件提出的“应当以实践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大家完全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