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滇西大血战

作者:叶晖南




  重炮撼不动城墙,就请来美国空军助战。重磅的大炸弹投到城墙上,竟然也只能留下比洗澡盆大不了多少的一个坑。美国空军的飞虎队员们开始动起脑筋,他们发现原来这里的火山石不仅极为坚硬,中间有许多气泡的石头还具有超强的韧性和弹性。为了对付这种坚固的石城,美国飞行员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们把缴获的日本刺刀焊在炸弹头上,让炸弹戳到城墙里面去爆破。8月4日,60架美军轰炸机腾空而去,带着上了刺刀的炸弹直扑腾冲城墙。浓烟火光处,厚实的城墙一处处倒塌下来,午后,一共有十几处城墙被炸出了缺口。远征军踏着硝烟冲进了城中。不料,入城后的巷战比攻城更为艰险。躲在暗处的日军从四面八方向中国军人射击,伤亡骤增。远征军被迫调整战术,掘壕对峙,步步为营。攻击放缓下来,伤亡却与日俱增,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怎么办?还得借助美国空军的支援。但难题在于腾冲是座古城,其人文价值无法估量,大轰炸意味着古代文明的毁灭。一边是士兵的生命,一边是人类的文明。孰轻孰重?中美两军指挥官反复权衡,最后下定决心:炸!
  8月13日,美军重型轰炸机群凌空,把无数的重磅炸弹投向城市的街道屋宇,古城从此毁灭了,日军也受到了重创。日军最高指挥官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和几乎所有的佐级军官均在大轰炸中毙命。残存下来的一千多名士兵,在一些低级军官的指挥下宁死不降,继续在残墙断垣中抵抗。
  腾冲古城里原来有一口明朝铸造的青铜大钟,厚厚的钟壁比日本的轻型坦克还结实,日军在大钟的上面掏了一个枪眼,里面放上一挺轻机枪。青铜大钟坚不可摧,子弹打在上面发出的轰鸣,令远在几十米以外的中国军人都受不了,最后里面的日军子弹打光了,几个中国兵冲上去,合力推翻了大钟,发现里面只有一个日本兵,他用布条死死堵住了耳朵,仍然被震得七窍流血,不一会儿就死了。
  血流得很多很多。一位参加过淞沪抗战的老兵说,他参加过的所有的战斗都不如腾冲之战残酷。当他随着部队打入城里时,街道上到处流淌着血浆,黑紫色的陈浆上面泛着鲜红的血浆。闻腥而至的苍蝇爬满在上面,每当美国飞机的炸弹落地引起震动时,苍蝇便嗡的一下飞起来,多得遮天蔽日。一一六师上士班长蔡斌在回忆中这样说:“在进攻路上,我们为了隐蔽身体,不得不扒开敌人腐烂的尸体,从一堆堆的蛆上爬过去。在受到日军火力所阻,又找不到隐蔽的地方,就只好把尸体堆起来,作为工事,使自己卧倒在恶臭的血水之中。有时一梭子机枪或一颗手榴弹炸在尸体上,弄得我们一头一脸臭烂的死人肉。”
  9月9日,又传来了蒋介石的死命令:“腾冲必须在9月18日国耻纪念日前夺回。”命令既颁,中国军人只能以死相践,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冲锋、肉搏。战至9月13日,枪声渐渐平息。
  腾冲大战之惨烈,亘古难见。战后,古城除了一处孔庙和英国领事馆外,全城没有完整的建筑。而战斗的激烈程度也是没有经过战争的人无法想象的。一位一九八师的营长说战后的腾冲:“没有一片树叶没有两个以上的弹孔,没有一幢房子可供人临时避雨之用。”
  腾冲一战,日军除被俘军官3人,士兵52人外,全部战死。后来一位日本的教官问他的学生:“中国最成功的歼灭战是何战役?”学生回答是赤壁之战。教官说:“赤壁之战曹操和几位大将都逃回去了,我看腾冲之役才是中国最成功的歼灭战,因为日本军队全军覆灭,一个也没有跑掉。”
  为了这个歼灭战,中国军队伤亡超过万人,在今天的腾冲国殇墓园中埋下了四千八百余具忠骨。
  
  血 战 龙 陵
  
  滇西重镇龙陵,是中日两军撕杀时间最长的一个战场,双方打了个三进三出。差不多在松山、腾冲战役刚开始的时候,争夺龙陵的战斗也打响了。1944年6月4日,宋希濂指挥的第十一集团军开始发起战役,起初中国军队势如破竹,一路打到龙陵城下,又一鼓作气打进城中,到6月10日,城里除了还剩下几百个鬼子据守在十来个据点中以外,龙陵大部分已经被远征军攻占。年轻气盛的宋希濂一时间忘乎所以,不等硝烟散尽,一封电报直接发到了“校长”那里:
  职亲率七十一军及第二军主力,分别由毕寨渡、打黑渡过怒江,后向龙陵之敌攻击前进,沿途各地之敌均顽强抵抗。我军士气旺盛,连克腊猛、镇安街各点,6日迫近龙陵,经围攻苦斗,于10日攻克龙陵。
  然而宋希濂高兴得太早了,剩下的几处据点居然久攻不下。天公也不作美,接连不断地下起了暴雨,美军从空中进行的支援和补给都中断了,而日军却做出了异乎寻常的快速反应。他们从各条战线上抽调兵力,一万多人马从不同方向杀过来,第十一集团军几乎被切断包围,不得不吞下功亏一篑的苦果,撤了出来。日军不停地向溃退中的第十一集团军发起攻击,一度打到了宋希濂的司令部门口。
  前方吃紧,后方也不妙,蒋介石闻之兵败龙陵,勃然大怒,一纸严令发到卫立煌的办公桌上,要追查战败的责任人。宋希濂回电,一怨第二十集团军久攻腾冲、松山不克,致使日军得以增援,二怨空军配合不力,未能尽扫龙陵残敌。弄的蒋介石高举着板子却不知该打谁的屁股,只得下令再攻龙陵。
  二次攻击,远征军的兵力从一万人增加到三万人,8月上旬从东、北、南三个方向向龙陵进攻,又一次把日军压了回去。龙陵四周的制高点被一一拿下,日军再次退到城里苦撑待援。龙陵日军守备队长小室中佐于8月23日向师团长报告:如此战况继续下去,今后最多还能坚持两天。
  龙陵之战又一次打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日军再次从各条战线上抽调兵力1.5万人,从芒市方向反击过来。日军一个大队的兵力于8月27日突入龙陵。第二次攻占龙陵的作战不得不终止。
  9月上旬,松山拿下,中旬,腾冲克复。中国远征军终于腾出手来,集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第三次向龙陵杀来。这次日军黔驴技穷,再也无兵可调,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军队的重炮,把龙陵四周坚固设防的高地轰得寸草不生。中国军队不仅摧毁了日军的战场防线,也开始摧毁日军的心理防线。在龙陵逐渐成为一座孤城的时候,被日军视为两次坚守龙陵的英雄小室中佐突然于9月17日下令放弃龙陵,在砸掉了X光机等贵重物品后,率全队退却。后来日本的战史留下了这样的记载:第五十六师团参谋长川道大佐告诫小室中佐要死守龙陵。第二师团长冈崎中将也急派参谋严令确保龙陵。小室中佐遂收回退却令,对副官说:我为什么变成这样懦弱了呢?好似从恶梦中醒来。9月18日午后,小室中佐自杀。
  10月29日,攻城战斗打响,在中国军队压倒优势的打击下,日军只顽抗了五天,就彻底战败了。
  龙陵之战,前后拉锯六个月之久,中国军队在这里取得了滇西抗战中最大的战绩,共击毙日军10640人,中国军队也牺牲和失踪了28384人。
  
  血 祭 国 门
  
  中国远征军拔掉了松山、腾冲、龙陵三大日军据点后,乘胜追击,把日军一路驱赶到国门所在的畹町。日军五十六师团长松山佑三不甘心就这样被赶出中国,他把经过补充后的主力集中到畹町北面的屏障回龙山、黑山门、大黑山一线,并向所属部队下达命令:不能再后退了,全军将士必须与阵地共存亡。在主阵地回龙山一线,他摆上了在松山被歼灭后又重建的一一三联队,妄想借助一一三联队的亡魂挡住中国军队的前进。
  日军在回龙山也经营了两年,其工事的坚固不亚于松山。首攻回龙山的是七十一军二○○师。这个师过去在戴安澜师长的指挥下,曾经重创过日军对缅甸同古的进攻。这一次,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二○○师连续向回龙山日军阵地发起进攻达七昼夜,伤亡官兵五百多人,却没能撼动回龙山。美国空军见此开始退缩,声称不愿意再浪费弹药。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