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
作者:陈小丽
另一组洪勋、徐宗培从上海出发乘德国商船赴意大利。途中曾停泊香港、新加坡和锡兰的科伦坡,经印度洋、阿拉伯海至亚丁,渡红海、苏伊士运河,入地中海。在游历了意大利之后,经奥地利至德国首都柏林,再北行游历瑞典、挪威,然后经丹麦、德国到比利时,再经法国首都巴黎,然后渡英吉利海峡到英国首都伦敦。以后又游历西班牙、葡萄牙,再从里斯本乘船到意大利,最后仍乘德国商船回中国。据洪勋统计,行程“总计何止10万里”,其中船路6万余里,铁路约4万余里,此外马车、步行等约数千里。游历国家数也大大超过了原来指定的西班牙等五国。
记者:他们在游历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吧?
王晓秋:他们到欧美各国游历,路途漫长艰辛,在海上常常遇到狂风骇浪,往往晕船不能进食。有的路段十分险恶,傅云龙等经过南美洲南段麦哲伦海峡时,“狂风迅烈,昏雾迷漫,涛浪猛恶”,轮船驶过后,大家不禁“额手喜若更生”。有的地方正值瘟疫流行,如傅云龙等到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时,当地正流行霍乱,“死者日二百有奇”,旅行过境者“皆弗登岸”。但他们坚持登岸实地考察。有的游历使在途中劳累致病,甚至在海外病故身亡。如与傅云龙同行的顾厚焜在美国游历时,“抱病多日”,“咳疾不已”,最后不得不提前回国。而孔昭乾竟然在国外游历期间病死在英国。
记者:这些游历使在游历中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王晓秋:游历使们在出国前一般都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比如,傅云龙在出洋前为了了解各国情况,曾拜访了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国驻华使领馆,请教过同文馆总教习美国人丁韪良、英国医学教习德贞、日本人岸田吟香等。为了与国内洋务企业比较,特地考察了天津北洋机器局、电报局、海关、开平煤矿等,还雇了翻译、仆役,印了中西合璧的名片。
在这些准备的基础上,他们在国外进行了不少外交活动,会见各国总统或国王和部长等官员,虽然大多属于礼节性拜访,但毕竟加强了中外联系和友谊。傅云龙在游历期间曾会见了美国总统、加拿大总督、秘鲁总统、智利总统、巴西国王等各国元首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等政府首脑。美国总统称傅云龙来自“文物大国”,并询问其“来程去路”,还说“你官兵部,可惜敝国兵无奇制堪供游目”。洪勋在意大利参加宫廷舞会并见到意大利国王,国王说:“与先生相见,孤之幸也。愿永敦相好,商务繁兴,国之福也。”
游历使们在各国还进行了一些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如傅云龙曾和许多日本文人学者交往、唱和诗文,并为他们题字、作诗、写序,还在日本寻访中国古典珍籍佚书。赴欧游历使参观了各国博物馆、美术馆,往往签名题词留念。他们通过交流还看到了西方文化的长处,如洪勋说“游历所至与各国士大夫往还,察其行习,不乏可取之处”。他们在海外还特别注意与侨居各国的华商、华工接触,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疾苦要求,有时还应邀为当地华侨会馆题写匾额和楹联。
当然,他们在海外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在各国游历考察调查研究并撰写调查考察报告。他们访问各国政府机关、议会团体,参观各类工矿企业、各级学校,考察港口、铁路、邮政,调查兵营、炮台、监狱,游览各地博物馆、动植物园、教堂寺庙等。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一批有份量的游历考察报告。
记者:看来游历使们调查研究成果是非常丰硕的。
王晓秋:的确如此。1887年派遣的这些游历使们撰写的对外国调查研究的著述,其数量在近代中国人介绍研究外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其内容和影响也值得深入研究。
总理衙门制定的《出洋游历章程》中就规定了游历使的调查任务和考察内容,而且要求回国后必须向总理衙门呈明所著书并择优请奖。一些胸怀远大抱负的游历使也不愿把这次出洋游历仅仅当作一般的例行公务或游山玩水,而是把这看作是观察世界施展抱负的好机会,并把它作为调查研究,著书立说,以帮助国人认识世界借鉴外国的千秋大业。
游历使们为了撰写调查研究报告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经常是在游历途中进行写作,“以行路之岁月倍于闭户著书,汽船才泊,笔不得停,一纸未终,火车复上”。而且在异国他乡,还要克服语言不通、风俗不同、资料难寻等种种困难。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顽强的毅力,才能坚持下去。
12名游历使中,以傅云龙最为勤奋,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其成果也最为显著。他每到一国,即努力收集该国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民俗等各方面资料,并亲自察访、实地踏勘,还绘制各种地图、统计表。仅仅他一个人在游历期间就撰写了对外国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考察报告《游历图经》共6种86卷,其中《游历日本图经》30卷、《游历美利加合众国图经》32卷、《游历英属加纳大图经》8卷、《游历古巴图经》2卷、《游历秘鲁图经》4卷、《游历巴西图经》10卷。他还写了大量外国游记,称为《游历图经余纪》共15卷,其中《游历地球图》1卷、《游历天时地理合表》1卷、《游历日本图经余纪》3卷、《游历美利加图经余纪》4卷、《游历加纳大图经余纪》1卷、《游历古巴图经余纪》1卷、《游历秘鲁图经余纪》2卷、《游历巴西图经余纪》1卷、《余纪叙例》1卷。这些日记体游记详细记录了游历路程、见闻、中外交流和随感。此外,他在海外游历过程中还写下了不少纪游诗篇,集为《不介集诗稿》共9卷,其中《游古巴诗董》1卷、《游秘鲁诗鉴》1卷、《游巴西诗志》1卷、《游日本诗变》4卷、《游美利加诗权》1卷、《游加纳大诗隅》1卷。
与傅云龙一组的顾厚焜则着重考察外国的政治和地理。他撰写了《日本新政考》、《美利坚合众国地理兵要》、《巴西政治考》、《巴西国地理兵要》、《英属加拿大政治考》、《秘鲁政治考》、《古巴政治考》等著述。
奉命游历英国、法国及其殖民地的刘启彤也撰写了不少关于欧洲政治的考察报告,如《英政概》、《法政概》、《英藩政概》等。另外,他对各国铁路建设也非常关心,专门撰写了《欧洲各国火轮车道纪略》、《英国火轮车道编年纪略》、《英国各属地车道纪略》、《印度车道纪略》等文。
奉命游历西欧、南欧、北欧的洪勋也著述颇丰。他撰写了《游历意大利闻见录》、《游历瑞典挪威见录》、《游历西班牙闻见录》、《游历葡萄牙闻见录》、《游历闻见录总略》、《游历闻见拾遗》等。
奉命游历俄国的缪祐孙是选拔考试第二名,他对俄罗斯调查研究的成果是《俄游汇编》12卷。其中包括《俄罗斯源流考》、《译俄人自记取悉毕尔(即西伯利亚)始末》、《译俄人自记取中亚西亚始末》、《疆域表》、《铁路表》、《通俄道里表》、《山形表》、《水道记》、《舟师实》、《陆军制》、《户口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