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歌曲《小白杨》创作的前前后后
作者:熊坤静
点映衬下,显得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而官兵们则在不时沙沙作响的小白杨树的陪伴下,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快乐了。
梁上泉创作了《小白杨》
官兵们悉心照料小白杨的故事被哨所的一名战士写进了日记,其中有“小白杨陪我一起守边防”的句子。当哨所办宣传板报时,这篇日记遂被抄在了黑板报上。
这年夏天,来新疆边防部队采风的著名诗人、词作家梁上泉,在塔斯提边防连无意间看到了那块写着小白杨感人故事的黑板报,遂引起高度重视。他顺藤摸瓜,专门进行了一番了解,并索看了那位战士的日记,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涌起一股强烈的创作冲动。当晚,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哨楼上那手握钢枪的战士、哨楼边那沙沙作响的白杨树,这一画面使他激动得夜不能寐,遂提笔一气写出了《小白杨》歌词。不久,该歌词经军旅作曲家刘志谱曲之后,那优美的旋律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1984年庆“八一”文艺晚会上,歌唱家阎维文首次公开演唱了《小白杨》歌曲,博得了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阎维文演唱的《小白杨》再度亮相荧屏,从而使它进一步走入千家万户,为全国人民所耳熟能详。阎维文因此而声名大噪,迅速走红。此后,随着《小白杨》在全国各地特别是部队的广泛传唱,位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境内的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塔斯提边防哨所,在一夜之间广为人知。2003年,该哨所更名为“小白杨哨所”。
时隔20年之后,来新疆慰问的中央“心连心”艺术团于2004年7月25日专程赴小白杨哨所演出。当阎维文引吭高唱起《小白杨》歌曲的那一刻,官兵们无不为之欢欣鼓舞,现场一片沸腾。
演出结束后接受采访时,阎维文无比感慨地对记者说:“带着这首歌,我走南闯北唱了整整20年,这首歌给我带来了许多荣誉。我感谢小白杨哨所的战士、感谢那个送来树苗的妈妈、感谢这首歌的词曲作家,是他们给了我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站在这棵小白杨旁边为小白杨哨所的官兵演唱,今天,我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如今,那棵昔日的小白杨已经长成了高达30多米、需要两个人才能合围的参天大树。年复一年,尽管哨所的卫士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就像这棵挺拔伟岸的白杨树一样,为扎根新疆、戍边卫国而无私奉献的红心却永远不变。因此官兵们在树旁的斜坡上用白灰和石块堆砌出这样一行清晰醒目的大字“发扬小白杨精神,守好祖国西大门”。
责任编辑 汪文庆 刘一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