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以人格发展档案为载体的多元评价研究

作者:霍哉芳 刘 文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而且也常常能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
  8.心理倾诉评价法。很多教师结合学生档案夹卡片中“谈谈我的心里话”“成长的烦恼”等栏目,创造性地开展了让学生写心灵日记的做法。学生可以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困惑、一些疑难问题随时写出来,以便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跟学生谈心或通过文字进行交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的健康人格得以形成。
  除上述内容外,还有情境性评价法、才艺表演法、个案分析评价法等等。
  人格发展档案的评价特点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的评价,包括人格、态度、情感、信心、意志力、习惯、潜能、体质、爱好等。这一领域一直被认为是教育评价最难的一些方面,因为人的情感是隐性的、潜在的,是不可以简单量化的,而人格发展档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体现了多元性、人文性、差异性、全面性。
  
  三、研究效果
  
  通过学生人格发展档案的评价研究,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理解的教育”,我们洒向孩子心灵的是阳光,收获的是自信、真实、勇敢和发展。
  该研究的效果主要体现在:
  1.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在研究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参与这项研究的教师全部写出了研究论文,其中在市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的有十多篇,获国家、省、市奖凹余人次。
  2.使学生具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和人格差异,为学生创造了发展的条件和平台,使具有不同基础和潜能的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发展的机会,健全的人格品质得以逐步形成。
  3.为家校合作搭建了更好的平台。通过研究与开展家长工作,帮助家长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引导家长规范自己的家教行为,关注孩子的人格发展。
  目前,这项研究还处于浅层次探索、操作阶段,未达到最终的理想目标,但它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它是一种隐性的评价、质的评价、人文性的评价,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意义深远,产生的效果是终身的。我们相信,只要长期坚持不懈地探索研究,就能取得更令人满意的实效性。今后,我们将在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等方面继续完善。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
  东北路小学 霍哉芳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刘 文116029)
  [责任编辑:周 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