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作者:何克玲
任一个人的力量也是建不成的,只有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班级,自己管理自己,才能建设成真正优秀的班集体。于是,她和学生一起讨论班集体建设的策略,和学生一起研讨班规班纪……在莫老师的班里,一切规章制度都是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制订的。
莫老师在管理班级时,实行多层次自选岗位的管理办法:值日班长、班委、中队委、课代表、组长(作业组长、学习小组长、劳动小组长)、志愿者等,学生自由选择岗位,以此强化学生为班级服务的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班级工作细化,班干部职责明确,任务到位,层层管理,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人人争当班干部,人人争当志愿者,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锻炼了能力,增强了责任感。
在班级管理中,莫老师注意抓好一日常规管理,要求学生当日事当日毕,并在下午放学前做好班级小结和个人小结。班级小结,由值日班长从出勤、作业、劳动、纪律等各方面作全面小结,反馈当日情况,提出批评和表扬。个人小结则由学生在每日家校联系本中自我总结一日情况: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今天对自己最满意的是什么?哪些方面还需改进?给老师的一点建议……这样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和总结,可以引导学生把当天的每一件小事做好,把脚下每一步走好,既提高了自我反省能力,又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每日的班级小结中,莫老师还特别安排了一个表扬时间,让值日班长和学生们每天至少表扬一位同学,以便孩子们学会欣赏和肯定别人。“小雅和小正主动扶起一排倒下的自行车,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表扬”“小夏对老师有礼貌”“小聪主动辅导同学”“小宁读书认真”“小欣刻苦练跳高,为班级争光”……得到表扬的孩子格外自豪,其他孩子则真诚地为他们鼓掌。就这样,每天放学时的表扬时间就成了孩子们的幸福时刻,班级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越来越融洽,每一位学生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班级。
莫老师还注重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一方面,利用节日培养学生“爱”的意识,如国庆节的“爱国教育”,教师节的“尊师教育”,母亲节、父亲节的“感恩教育”,重阳节的“敬老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关爱,学会欣赏,学会感恩。另一方面,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还开展“我爱我的班集体”活动,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写同学、写老师、写班级中的故事,然后将全班学生写的故事汇集成册,互相传看。因为有了爱,整个班级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
莫老师十分重视家校联系,在班里设立了每日和每周家校联系本,还利用休息时间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征求家长意见,也送去一份对学生的关爱。为方便家长与老师及时沟通,她还将放学后的一段时间设为家长接待时间,这样既照顾了家长的上班时间,又不耽误孩子的功课,而她自己却常常很晚才能回到家。
她还非常珍惜召开家长会的机会。会上,她会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期目标,向家长传授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发掘家长资源,让家长走上讲台,进行经验交流。这些举措更新了家长的教育观念,指导了家长的教育方法,从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目标一致的合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正是由于莫老师的不懈努力,20年来,她所带的班级一直是市、校的优秀班级,在历年中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尤其是2003年,她所带的班的两位学生双双以627分并列南宁市中考第一名,单科满分的也有6人。2005年,在南宁市“十杰百优”中学生评选活动中,她所带的班中,1人被评为市“十大杰出中学生”,3人被评为市“优秀学生”。在2006年中考中,该班有3人获全A+,考上市重点高中的人数超过全班三分之一。分数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从中可以看出莫老师为孩子们付出的心血。
以言传身教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言行一致是班主任应有的美德之一。班主任要做到以德服人,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如果我们嘴上说得很动听,而实际做的又是另一套,那换来的将是学生的轻蔑。”莫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做的。
要求学生不迟到,她决不会姗姗来迟;要求学生对老师有礼貌,她首先尊重学生;大扫除,她不会站在一边指手画脚,而是挽起袖子与大家一起干;下雨时,她会撑起伞,把困在教室的学生送回家,全然不顾雨水打湿自己的衣衫……
20年如一日,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盛夏,她每天总是提前到校,笑容可掬地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的到来。放学了,她又总是送走了最后一位学生才离开学校,因为她要为每一个孩子的安全负责。20年来,她从未迟到、早退过一次,从未请过一天假,耽误过一节课。她希望以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强的意志影响学生,给学生树立榜样。
一次,莫老师所带的班级面临中考,恰在此时,她的咽喉严重充血水肿,说话十分困难。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和情绪,她每天强忍病痛,用嘶哑的声音坚持上课近两个月,直到考试结束。当学生们争先恐后向她汇报成绩时,她已经发不出声音,但却感到由衷的欣慰,因为自己的付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有一年,莫老师脖子上长出个小肿块,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需立即手术,否则可能发生病变。可做手术要耽误学生上课,怎么办?想来想去,她把手术时间推迟到“五一”长假的前一天,利用假期养伤。长假一过,伤口还没痊愈她就立即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功课一天也没耽误。
莫老师认为,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者,除了自身在行为品质方面要做学生的表率外,还特别应该是一名教学功底深厚的教师,能用广博的知识去征服学生。因此她十分注重学科教学,常给学生们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让他们从中既能吸取文学的精华,也能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同时她还跟学生一起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在平日,她就能帮助学生解决其他学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她还经常根据从值日班长处了解到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症下药地指导学生学习,纠正他们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如,了解到小浩做数学作业只求结果,不注重过程,放学后,她便把小浩单独留下来,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帮助小浩提高学习质量,巩固数学基础。
20年来,在莫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她所教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大发展。而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她也收获了许多的爱,学生们喜欢她、敬重她、爱戴她。每年教师节,她都会收到许许多多学生寄来的贺卡。那些感人肺腑的话语。让她激动不已。市里或学校评选“我最喜爱的老师”,孩子们都会为她投上宝贵的一票,结果她年年都是以绝对优势登上领奖台。当她手捧鲜花接受孩子们真诚的祝贺时,她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老师。
在完善自我的同时帮助年轻教师成长
莫老师很喜欢一句话:与学生一起成长。为此,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她广泛阅读教育学、心理学著作和论文,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方法,并承担了多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与此同时,她主动参加各种方式的外出学习,研修教育教学理论,吸纳新的教学方法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2007年暑假期间,她随南宁市教育局组织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赴北京参加“北京大学教师专业高级研修班”学习,拓宽了视野,更新了知识结构,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本领。她的奋发和努力同样得到了回报:她所撰写的教案、论文、课例在全国得奖;她所指导的学生作文也多次获奖,她本人在南宁市语文优质课比赛中获奖。
“一花独放不是春”,莫老师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积极参与新任教师和骨干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多次在市、校班主任培训中进行专题讲座。她凭着自己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凭着自己长期的班主任实践探索,凭着自己不断提高的理论素养,用深入浅出时讲解,激发了老师们对班主任工作的热情,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在学校“结对子”帮教活动中,莫老师一直承担着对年轻老师的指导任务,她带着年轻老师一起走进班级,让他们观摩自己的班会课,参加自己的家长会,还带着他们一起家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与他们分享。基于她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成效,她被广西教育学院聘为“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研修基地语文学科指导老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0年来,正是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高尚的师德、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突出的教育教学成就,使莫彬老师成为一名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
责任编辑:李汉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