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在教育之路上踏出人生的足迹
作者:刘福颖
3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在幼儿园。因为在幼儿园时我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请记住: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差的主人。
简短的几条建议蕴含着做人的道理。
路在脚下延伸
王贵勇老师认为“走路的人有思想,路会在脚下延伸;走路的人多了,路会在脚下变宽”。
王老师不仅要求自己做一个会关爱学生、懂班级管理的好班主任,更要求自己做一个能够跟上时代步伐、跟上学生变化的有思想、有研究能力的新型班主任。为了这个目标,他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挤出时间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他还不断地进行着各种有针对性的实践研究。多年的努力与积累,多年的思考与实践,使他逐渐由苦干型班主任变为班主任工作的思想者、有心人。王老师认为,每个学生的身上都隐藏着原子能,就看你怎样去点燃它;每个学生的大脑中都有一个金矿,就看你怎样去开采它;每个学生的身后都沉睡着一个神通广大的巨人,就看你怎样去唤醒它。去点燃、去开采、去唤醒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科研。教育的投资是超前的,效益却是滞后的。教师要给寻梦的孩子引路,自己就必须先走科研之路,形成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王贵勇老师不断地进行着学习与实践,并将源于实践的教育教学所得上升到理论高度,写成论文。近年来,他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先后获奖。在市级课题“语文实践课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中,王老师参与撰写的《重视实践,启发创新——语文实践课教学模式研究》入选了天津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市级成果总集。2006年,他作为“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培养学生‘四会’能力的和谐教育实验”的子课题中心组成员,撰写了结题报告《在和谐中培养能力,在快乐中提高素质》。这一报告被收入《素质教育从“四会”开始——和谐教育实验报告集》一书。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王贵勇老师从不吝惜把自己的心得与别人分享,每年的假期教师培训,他总要走上讲坛,传授自己的经验。王老师对初登讲台的教师说,“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不是你有多聪明,而是你犯错误之后修正错误的能力。”他告诉新班主任,“作为班主任,头脑中要有四个基本理念:一是思想决定行为,要改变人的行为,必须考虑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思想;二是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差的主人;三是不要吝惜你的赞赏,如果老师、家长和同学都说这个学生是傻瓜,那么这个学生不是傻瓜也不行;四是要学会换位思考。”
王老师不光讲授自己的经验与理念,他还告诫新教师:“要想发展,你不能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走,而应拽住别人的胳膊向前走。这是做事的道理,更是做人的道理。”
有人说:“王老师,您都是‘国模’了,还整天忙什么呀!”王老师淡淡一笑说:“我还是一个‘师魔’呢!”然后风趣地解释道:“我是教书着了魔。”简单的“师魔”两个字折射出王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著。
是呀!回首来路,有跋涉,有失败,有掌声,但已是过去;展望前方,有困难,有目标,有阳光,都必是未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王老师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压着这句话,而且压在了正中间,压得紧紧的,因为这是他的自勉箴言。
责任编辑 何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