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参与·体验·反思
作者:王慧君
专业化是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而校本培训则是班主任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重要的在职培训模式,校本培训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年里,国内外学者从校本培训的目标、内容、原则、模式、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而系统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与成果。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目前有关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与实践较多,而专门针对班主任开展的校本培训的研究较少。虽然“教书育人”是班主任与教师的共同点,一个好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好教师,但毕竟班主任是一群特殊的教师,他们更多地承担班级管理、教育学生的任务。因此,班主任校本培训应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2)校本培训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广大理论工作者由于时间、精力等限制,难以深入到中小学的实践中去,校本培训只是从理论到理论,而广大实践工作者虽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理论水平低,缺乏正确的引导,加上教学工作繁忙,时间精力不够,难以及时把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致使许多有益的经验难以得到公布和推广。(3)“灌输式”培训现象严重,培训效益低下。“灌输式”培训因在短时间内能系统地传授大量知识,在单位时间内能培训成百上千人而备受众多培训者的推崇。但这种培训模式忽视了真正影响教育教学实践的班主任个人头脑中的“内隐理论”,忽视了个体已有的知识背景在主动建构新知识、反思改造旧经验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班主任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鉴于以上现状与认识,笔者根据有关理论,并联系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提出“参与·体验·反思”班主任校本培训模式。
二、“参与·体验·反思”班主任校本培训模式的理论依据
任何培训模式的建构,都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即使从实践经验中升华的培训模式,也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参与·体验·反思”班主任校本培训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理论:
l.成人教育理论
成人学习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只有适合其特点与规律的教育培训才能真正取得成效。成人学习具有以下特征:①成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内部和外部的压力而变化,因此成人可以不断地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学习。②成人的认知结构(或对事物的看法)对其自身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这种认知结构主要来自于他们过去的经验以及他们自己对所获经验的总结。③成人需要在一个安全的、被接纳的、具有支持力的环境中学习。他们过去所获得的经验需要被认可,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充分利用。成人学习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解决个人当前的问题。④与儿童相比,成人学习更具有异质性,个体之间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
2.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需求的满足与潜能的挖掘,追求个性化发展与自我实现。该理论在班主任校本培训上的运用,表现为:以班主任的发展为本,注重班主任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使班主任享有自我选择、自主发展的权力和空间;注重发展班主任的独特个性,激发其创造性。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个体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学习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4.体验式学习理论
体验式学习理论,是由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