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十五月儿圆
作者:任孝群
女:今天就是中秋节了,“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为什么要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呢?
生1:……
生2:……
……
女:原来是这样!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要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一、听听月亮的美丽传说
女:说起中秋节,人们大都会由月亮想起那位在广寒宫中孤独寂寞、与白兔为伴的美丽的嫦娥。
男:关于她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都很熟悉了,下面,请大家再回味一下,听听这个故事。
(播放故事)
男:月亮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再请听《吴刚伐木》。
(播放故事)
二、看看中秋的欢乐习俗
女: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
男:从古到今,不同时代的人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过中秋节,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我国传统的中秋习俗吧!
生1:……
生2:……
……
女:不管是传说还是习俗,都寄托着人们庆丰收、思亲人、盼团圆的美好愿望。
女:同学们,你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学生发言略)
男:“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谚语道出了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女: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尝月饼,体会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团结吧!
(播放轻音乐,边吃月饼边听一个与中秋月饼有关的感人故事——《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三、品品中秋的浪漫诗意
男:“中秋月饼圆又圆,全家老小心相连。”
女: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中秋节为“团圆节”。
男: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深情。
女: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男: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女: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男:多少文人墨客,对月抒怀,留下了一篇篇、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女:请欣赏古诗朗诵。
(朗诵:《月下独酌》、《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