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慈善的不是钱 等

作者:一 哲 等




  慈善的不是钱
  
  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应邀参加晚宴的不是富商就是社会名流。在晚宴将要开始的时候,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来到庄园的入口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
  守在庄园入口处的保安拦住了她们:“欢迎你们,请出示请柬。”
  “对不起,我们没有被邀请,是她要来,我陪她来的。”老妇人抚摸着小女孩的头说。
  “很抱歉,没有请柬的人不能进去。”保安说。
  “为什么?这里不是举行慈善晚宴吗?我们是来表示我们的心意的,难道不可以吗?”
  “很高兴你们带着爱心来到这里,但是,我想今天的场合不适合你们进去。”保安解释说。
  “叔叔,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对吗?”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孩露西问保安。她的话让保安愣住了。
  “我知道受到邀请的人有很多钱,他们会拿出很多钱。我没有那么多,但这是我所有的钱啊。如果我真的不能进去,请帮我把这个带进去吧!”小女孩露西说完,将手中的储蓄罐递给保安。
  保安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有人说:“不用了。孩子,你说得对,慈善的不是钱,是心。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说话的是一位老人,他面带微笑,站在小露西身旁。他拿出一份请柬递给保安:“我可以带她进去吗?”保安接过请柬,忙向老人敬了个礼:“当然可以了,沃伦·巴菲特先生。”
  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而晚宴的主题标语也变成了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徐永明/荐一哲/文)
  
  无言的父亲
  
  有这样一位男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的残疾总使他闷闷不乐,不和别的孩子玩耍,甚至很少与人说话。
  这件事被小男孩的父亲看在眼里。那年春天,父亲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一些树苗。他告诉孩子们,每个人栽一棵树苗在院子里,如果谁的树苗生长得最旺盛,就会得到一件心爱的礼物。孩子们都想得到礼物,这个小男孩也不例外。但是,当小男孩看到兄弟姐妹们都活蹦乱跳地去打水浇树、刨坑施肥时,他却滋生了一种让那棵树苗快快死掉的想法,浇了一次水后,就再也不去管那棵小树了。
  过了一段日子,小男孩发现那棵树苗不但没有死掉,反而更加葱郁了,和其他树相比,旺盛了许多。小男孩莫名其妙地得到了父亲奖励的心爱礼物,同时,父亲还勉励他说:从这棵树上看,你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植物学家。
  从此,小男孩对一切开始充满信心,自然也乐观好学了。
  小男孩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在一次植物课上,老师讲到,植物一般都在夜晚生长。小男孩记下了。当天晚上,小男孩想看看植物在夜晚是怎样生长的,半夜时分,他起了床,轻轻拉开房门,在皎洁的月光下,他分明看到了父亲躬着身子在自己栽种的树下忙碌着。顿时,小男孩什么都明白了,望着父亲的背影,他感动的泪水刹间模糊了眼睛——
  数十年后,这位小男孩虽然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却成就了更伟大的事业。他就是二战时期赫赫有名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辛科/荐王爱荷/文)
  
  天使为什么能飞翔
  
  即将毕业的梅子和她的5位室友到同一所医院实习。但没过多久,一个问题残酷地摆到六姐妹面前:这所医院最后只能留下一人。
  这天,6姐妹突然接到一个相同的紧急通知,一名待产妇就要生产,医院需要6名实习医生、2名护士同时去抢救一名待产妇。有人悄悄地问院长,是什么样的人物,需要这样兴师动众?院长简单地解释道:“这名产妇的身份和情况都有些特殊,让你们都来,也是想让你们都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你们可都要认真观察学习。”
  医护人员七手八脚把待产妇抬上急救车后,发现了一个问题,车上已经人挨人,待产妇的丈夫上不来了。人们都下意识地看着副院长。副院长低头为待产妇检查着,头都未抬地说道:“快开车!”这时候,梅子突然跳下了车,示意待产妇的丈夫上车。急救车风驰电掣地开往医院。
  梅子半小时后气喘吁吁地赶回医院,急救已经结束,副院长问她:“这么难得的学习机会,你为什么跳下了车?”梅子回答:“车上有那么多医生、护士,缺我不会影响抢救的。但没有病人家属,可能会给待产妇的情绪带来影响。”
  3天后,院方的留用结果出来了,梅子成为幸运者。院长说出了理由:“3天前的那一场急救是一场意外的测试。将来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记住一句话: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
  (徐永明/荐轩萱/文)
  
  用理解来表达需要
  
  杰克和约翰是多年的同事,都有看报的习惯。
  一次,他们两个人一同去曼哈顿出差。第二天早上,当他们在旅店点完早餐之后,约翰说:“我出去买份报纸,一会儿就回来。”
  过了5分钟,约翰空着手回来了,嘴里嘟嘟囔囔、含糊不清地发泄着怨气。“怎么啦?”杰克问。
  约翰答道:“我走到马路对面的那个报亭,拿了一份报纸,递给那家伙一张10美元的票子,让他给我找钱。他不但不找钱,反而从我腋下抽走了报纸。我正在纳闷, 他倒没好气地开始教训我了,说他的生意正忙,绝不能在这个高峰时间给人换零钱。看来,他是把我当成借买报纸之机换零钱的人了。”
  两个人一边吃饭,一边议论这一插曲。约翰认为,这里的小贩傲慢无理,不近人情,素质太差,很可能都是些“品质恶劣的家伙”,并劝杰克少同他们打交道。但杰克却并不同意约翰的看法。
  他们吃完早餐后,杰克请约翰在旅店门口等一会儿,自己则向马路对面的那个报亭走去。
  杰克面带微笑十分温和地对报亭主人说:“先生,对不起,您能不能帮个忙。我是外地人,很想买一份《纽约时报》看看。可是我手头没有零钱,只好用这张10美元的票子。在您正忙的时候,真是给您添麻烦了。”
  卖报人一边忙着,一边毫不犹豫地把一份报纸递给杰克,说:“嗨,拿去吧,方便的时候再给我零钱!”
  当约翰看到杰克高兴地拿着“胜利品”回来的时候,疑惑不解地问:“杰克,你说你没有零钱,那个家伙怎么把报纸卖给你了?”
  杰克真诚地说:“你我之间是无话不说的最好朋友。我的体会是:如果先理解别人,那么自己就容易被别人理解。如果总想让别人先理解自己,那么自己就容易觉得别人不可理解。如果用理解来表达需要,那么自己的需要就容易得到满足。”
  (好客人/荐佚名/文)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