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新课改中教师亲和力探析

作者:王中华




  3.教学相长
  在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下,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课程发展和教师发展的媒介,教学是连接教师与学生情感的桥梁,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探究与体验的活动。“教”与“学”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与统一的,“学”的活动也会促进“教”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达到“视界融合”、知识火花的碰撞、学习的分享,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既促进学生的知识增长,又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还促进了教师亲和力的生成。
  (三)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
  1.语言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术语必须科学、准确,而普通话是教师的语言,应标准。幽默但不讥讽学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教师的幽默应来自对学生的真挚的爱,用自然而亲切的语言和身体语言去“制造”幽默,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一种轻松而向上的生活情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教师的幽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在的场合及教育内容的需要,切不可随心所欲地开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玩笑,制造所谓的“噱头”,其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2.形象方面
  教师的形象会对教师的亲和力产生影响。教师如衣着适当整齐,动作姿态优美,都让学生会产生亲近感。
  3.性格方面
  教师的性格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有耐心但不失细心,温和而不失严肃等好性格是让学生靠近的前提。
  4.知识方面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对一个教师而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专业知识扎实,相关知识宽泛,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丰富,会给学生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从而为学生亲近教师创造条件。
  5.能力方面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养亲和力更加需要培养自己的能力。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有良好的能力,也会给学生以好感,从而让学生更加亲近。
  (四)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1.反思课堂教学
  《学记》:“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教师只有多了解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才能在教育园地中有丰富的收获,体验为人师的幸福与快乐。教师也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才能树立自己的威望,培养自己独特的亲和力,才能让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留有独特的魅力。
  2.反思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教师需要掌握管理的艺术,让学生从教学管理中受到教育,学习到做人的道理,凸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大家应该都记得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证明了陶行知先生的睿智,更印证了教师亲和力的力量。“吾日三省吾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管理,在反思中增强自己的亲和力。
  
  

[1]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