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给班主任的三条建议

作者:刘良华




  让“无为而治”成为班主任的基本信念。
  如无必要,切勿扰民。
  如无必要,勿设官职。
  如无必要,勿增规定。
  让学生有自己支配时间的自由,不轻易以“集体活动”的名义控制学生的自由时间。真正的民主“弱序管理”,是“无为而治”。
  在培育“学生组织”时,尽可能淡化“班委会”,尽可能强化“学习委员会”。
  班级是一个学习的地方,它的主要特征是“学习”与“生活”。不要把班级变成一个庞大的、臃肿的“人人想当官”、“人人有官当”的“官僚”机构。不要把“当官”作为诱惑来安抚某些所谓的“优秀学生”或“招安”某些“问题学生”。
  鼓励每个学生组建各种形式的“学生社团”。
  每个学生只要能够争取除本人之外的两人以上的合作者,就可以组成一个独立的“社团”。
  所有“学生社团”的称谓均标识为“某某会”,比如“数学研究会”、“诗歌朗诵会”、“书法协会”、“慈善会”……。
  “学生社团”的主题最好与学习相关。鼓励以“研究性学习”的某个“主题”或“项目”作为学生社团的名称,比如“余秋雨散文研究会”……
  
  敢于承认“班主任”是一个有人性的、常态的“正常人”而不是一个工作狂或奴役狂的“病人”
  
  “工作狂”自己可以只工作而拒绝有情趣的生活,但他不能要求别人也像自己一样;有奴役狂的人可以奴役、控制、虐待他自己,但他不能奴役学生,甚至不能奴役自己的孩子。“正常人”的核心是:有独立人格,有生活情趣。
  有独立人格、有生活情趣的积极状态是:让自己过独立的自由生活,也让学生过独立的、自由的生活;让自己过有情趣的生活,也让学生过有情趣的生活。
  有独立人格、有生活情趣的底线是:不以爱的名义,不以“我是为了你好”为借口而挤占学生的自由时间;不反感不抵制学生的情趣生活。
  
  一、成为有生活情趣的班主任。
  让自己在“专家”与“业余爱好者”之间来回转换。
  第一,让自己成为“专家”,成为“有专业水平的班主任”。
  教师如何让自己成为“专家”?教师什么时候才可以自信地称自己为“专家”?
  这就是所谓的“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所关注的问题。
  教师可以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如果你能够给出肯定的回答,你就是一个专家:(1)圈外人士是否无法对我的工作指手画脚(我接受过专门的训练,我有一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2)我的服务对象是否对我的服务感到满意(我的学生喜欢我,我的学生敬畏我)?
  第二,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
  让职业(occupation)成为“专业”(profession),让自己成为业内的“专家”,这是教师的第一使命。为了保持稳定的职业生活,你必须成为业内的“专家”。
  但是,人一辈子只做某个领域的“专家”,你可能过得比较安稳,但很可能并不快乐(少数人例外,他的“专业”碰巧是他本人的“爱好”)。这种不快乐不是因为你无法胜任你的职业,恰恰是因为你一辈子只拥有单一“职业”。
  单一的“职业”生活往往是沉闷的。你可以在这个“职业”生活积累经验,成为高水平的“专业”人士,成为所谓的“专家”。可是,成为“专家”又如何?成为“专家”之后就一定能够让自己快乐吗?
  还是不行。除非你找到了“研究”的乐趣,否则,你的“专业”会挤压你的生活情趣,你的“专业”必然带来生活的沉闷。幸福只有一个来源。所有的幸福都来自“参差多态”。即使你幸运地形成了“研究”的兴趣,可是,如果你长期地琢磨某个单一的问题,你迟早也还是会感到乏味。
  快乐、开心的基本思路是:不将生活的希望完全托付给“职业”,从“业内”走出来,发展自己的“业余”生活,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
  “业余爱好”也许并不能给你带来经济上的富足,但它一定能够让你“开心”。
  什么叫“开心”?
  你如果只有“职业”,让单一的“职业”把自己其他所有情趣都堵塞了,你的“心”就关闭了。心被关闭了,就一定不“开心”。
  怎样让自己“开心”?
  很简单——让你的“心”从单一的职业生活中解放出来,让“心”向各种可能的“业余爱好”重新开放。心打开了,就“开心”了。
  
  二、成为有人性有人权意识的班主任。
  所谓有人性和有人权意识,主要是指班主任尊重学生的正常欲望和天赋权利。
  有“人权”意识的人,不会让工作占据了自己的全部时间,也不会用课程表所规定的学习时间之外的琐碎的“规定活动”挤占学生的自由时间。
  班主任是否敢于给自己做一个决定:谁要是挤占了我的自由时间,我就跟他斗争?
  然后,再给自己做另外一个决定:让我的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生活,我绝不挤占学生的自由时间。
  有人性的班主任尊重自己的正常欲望,也因此绝不鄙视、压制学生的正常欲望。
  人有哪些正常的欲望?
  第一,占有欲。
  比如,将“业余爱好”发展成为“副业”。
  “副业”与业余爱好一样,它在“职业”之外。但是,“副业”不同于“业余爱好”。“副业”就意味着:它不仅是自己所“爱好”的,它还能够给自己带来额外的益处,尤其是经济上和情感上的收益。
  “副业”这个词语曾经受到批判,后来“平反”了,农民发展“副业”,成为进步的迹象。
  农民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展“副业”了,教师呢?教师是否可以发展“副业”?
  第二,爱欲。
  有人性的班主任不会鼓励学生去“早恋”,但也不会将中小学生群体中发生的纯美的“恋情”视为洪水猛兽。
  班主任面临的真实困难在于:情感总是不稳定的。学生一旦卷入情感纠葛,学生的知识学习将受到干扰甚至破坏。
  作为班主任,缓解这类难题的办法是:尊重学生的所有欲望,但尊重不是放纵。
  第三,探究欲。
  这是所有班主任和教师都不会反对的欲望。不过,一般而言,教师更看重学生是否有良好的记忆力,笔纸考试中能获得高分。
  如果测试的试题是合理的,那么,探究欲望强烈的学生将获得高分。但是,现实的困难是:一个对昆虫有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学生有可能在数学或语文考试中失败。一个对文学有激情的学生有可能在数学考试中不尽如人意。
  缓解这类难题的办法仍然是:尊重学生的所有欲望,但尊重不是放纵。
  面对类似的困难,班主任只能依照一些人性化的原则,而不必指望有一个具体的班主任兵法或班主任药方。
  

[1]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