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开启学生的“成功系统”
作者:田道源
三、改变三种习惯
我把习惯分为三种:行为习惯、思维习惯、情感习惯。三者中,行为习惯是显性的,思维习惯、情感习惯是隐性的,他们互为表里。其中最难改变的是学生的情感习惯——也就是性格脾气。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而一个班主任想改变学生的命运,就必须改变学生的情感习惯。
一天晚上九点左右,年轻的英语老师——王老师打来电话,为了一个讲了粗口还不服教育的学生王伟,要我现在就去学生宿舍看看。
我去看看很容易呀,现在去好吗?王伟从荷泽转来,已经比过去文明了许多,但还是有很多小毛病没有改掉。“操”,是他的口头禅,为一点小事就和人急,这是他的行为习惯,深层看是他火爆的情感习惯和不文明的思维习惯造成的。如果他在气头上,训服了他也不见得有用,如果训不服更起反作用了。于是我没去学生宿舍。
躺在床上,我思考着如何教育王伟,半宿也没有成型的思路。第二天早上,来到教室,我示意王伟跟我出来。结果他跟得太紧,不小心踩到了我的脚后跟。
终于找到突破口了!
来到室外,我厉声问道:“你为什么要踩我脚,想挨揍吗?”他没作声,大概惊诧于我的严厉。“该揍吧?”“该。”“真该吗?”“真该。”他从内心里觉着该揍了。
“要真揍了你,我还算个人吗?”我语气一转,“人家不小心踩了你一脚,你就和人家急,和人打架,这就是你的行为逻辑?”他不做声了,因为他确实是这样的。
“还有什么话要和我说吗?”“没有。”“跟我说说昨晚发生的事。”“放学时,不知是谁在背后挤我,我说‘操’,英语老师打了我一下,我就走了。”很显然,他没有说出所有事实。“老师让你走了吗?”“没有。”“那你为什么走?”“她打我行吗?”“她打得你疼吗?”“不疼。”“她是真的打你吗?”“不是。”“不是你怎么还和老师翻脸?”
沉默。
“人家挤一下就骂人家,自己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踩一下脚后跟就能跟人打架;碰碰你的头就和老师翻脸,这就是你的行为习惯!其实这是你的思维习惯、情感习惯在主导!不好的情感习惯、思维习惯,导致你不好的行为习惯。想一想,英语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她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她深深地疼爱着你们,那轻轻的一巴掌正是她爱的表现,如果你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的话,那你的眼睛就有很大的问题了。”
王伟低下了头。
我语气也平和了一些:“因为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常常酿成大祸,一旦出事,悔之晚矣。从现在起就应该改掉以前的小毛病,这样你才会更健康地成长。”
王伟心悦诚服了。
这次的经历,使我意识到,要想教育一个孩子,机会无处不在。要想真正改造一个人就得改变他的情感习惯(也就是他的脾气)、思维习惯(也就是他的品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的行为习惯。
在一次庆“十一”歌咏比赛中,我们班以优异成绩进入决赛。参赛顺序是一号。
第二个登台的是双语七七班,他们先来了一段朗诵,岳飞的《满江红》,很有气势,朗诵完后,我觉得应该给点掌声,可全场没人带头鼓掌,我也没动。这时,我们班的刘晨,带头鼓起掌来,于是全场起了掌声。这时李园园冲着我说,“你看刘晨。”那意思我明白,不外乎两种:一是这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二是他们又没给我们鼓掌。
此时我的头脑中出现了一个题目,应该让学生们学会“敢于给别人鼓掌”。
于是我和刘晨坐成一排,再有班级表演的时候,我带头鼓掌,在我们班坐的那三排里,总会响起最热烈的掌声。
回到班里,我问了大家四个问题:
1、当别人有精彩表现的时候,该不该给别人鼓掌?
大家齐声说:“该!”
2、当你的竞争对手有精彩表现的时候,该不该给他鼓掌?
“该。”这次声音有点低。
3、当你的竞争对手并没有给你的精彩表现鼓掌的时候,该不该给他鼓掌?
“该。”这次只有几个学生在应和。
4、当你的掌声有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得分排名的时候,该不该给他鼓掌?
沉默。
这时我大力表扬了能够在赛场上为对手喝彩的刘晨,我说:“刘晨表现的是一种大气和自信,因为竞争是为了共同进步,这个世界更加需要合作,你要尊重对手,别怕对手超越自己。”
四、打造成功集体
我们的班级工作要想事半功倍,就必须在打造集体上下功夫。只有集体良性运行,我们才有时间去做个别学生的工作,而做个别学生的工作,又是为了让这个集体更高效、顺畅地运行。
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将更加关注伙伴群体对他的评价,而把师长的评价放在第二位。因此努力打造一个成功的班集体,会对转化问题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的形成不是在它组建的那天,而是在它形成自己独特班级文化的时候。一个成功的班集体必须有高尚的班级追求和舆论导向,有较完备科学的制度和坚强的组织。
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我们用“真我公约”统一思想,让每个人都自尊自信。我们用班训:“快乐地创造快乐,幸福地追求幸福。不管现在的生活多么枯燥或艰难,我们都应快乐地面对”激励每个人积极上进、乐观生活。
我认为,形的改变会影响到内在的神,包括一个人的气质。因为物理学上有个原理:当事物的形态发生变化时,他的性质也可能发生变化。当你把原先的愁眉不展换成每天都面带微笑,你的人生将发生变化。
要让一块荒地不长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因此我们必须用积极健康的活动使学生的精力得以发泄,而不是压制他们。
如每天站十分钟军姿,每学期学几首健康向上的歌曲。
不管天寒地冻,还是烈日炎炎,我们班都在课间操后再站十分钟军姿。刚开头在平地上站,后来又到台阶上站,前脚掌三分之一着地,使身体绷得更紧,难度也更大。
五、抓住一切机会
学生“装腔作势”。坚决表扬问题学生面对教师时装模作样地学习或做事。当“装腔作势”不断得到强化的时候,就会“弄假成真”,这正是我们的追求。
“三分钟热度”。学生受到激励时,往往容易热血沸腾信誓旦旦立即行动,又常常多则三日,少则一日旧态复萌,很多人讥为“三分钟热度”。其实谁没有过三分钟热度?我们要在表扬学生三分钟热度的同时,在第四分钟再给他加温,众多的“三分钟”合起来就是一段不短的成长历程。
“自我感觉良好”。无论后进生还是先进生,我们都要帮他找到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因为这样才能悦纳自己,激励自己不断上进。
“聪明还是愚蠢”。绝不滥用“你真聪明”表扬学生,后进生容易误解为讽刺,先进生容易形成骄傲情绪。正确的观点是“聪明或愚蠢是一种状态”,聪明人做蠢事时就是笨蛋,愚蠢人做正确的事时就是聪明,如此而已。
古人说,知难不难。当我们迎难而上,以无比广阔的胸怀投入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时,我们一定会迎来学生发展的春天,也迎来我们教育生涯的春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