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大码鞋的生意
作者:藏 红
小细节,大空间
店做了一年多后开始有声有色了,邹晓磊有心想把店做大,又觉得城里的大脚顾客都认定了目前她这家店,开一家分店万一只增加成本不增加顾客量怎么办?她把顾客档案拿出来,仔细按类型分了一下,发现一半的人仍然是熟客发展出来的,也就是说,目前只是沿着自己过去的思路在找顾客,能不能突破这个局限呢?她思前想后,决定冒一次险,把新店开在火车站附近,希望通过交通的辐射,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外地人知道她的店。
她在车站附近做了一些较便宜的小型灯箱广告,很快发现这路子是对的。火车站那个店的生意,常常有1/3甚至是1/2的客人都是初次光顾,外地人也很多,通过这些人扩散出去的影响.外地的客源一直在增长。由于可以办理邮购,生意往往还有后续,这成了邹晓磊的新财源。她每两月寄送一次邮购新品货物单给外地客户,标明货物颜色、尺码,产品介绍,这样销售就不受地域影响了。有些年轻的顾客,为了看款式,还要求邹晓磊上网用QQ传鞋样给他们看。邹晓磊也是年轻人,自然也爱泡网、聊天、看电影,刚用了一阵QQ就发现,一张张照片发起来太麻烦,不如做个网站更省事,反正成本也增加不大。
网上开店虽不受地域影响,但是也有麻烦,那就是信用问题。为了让别人相信她,邹晓磊把自己的店址照片公开,还列出了几年来的部分销售记录,用自己过去的口碑和信誉,逐步建立信用。针对网上消费都较年轻冲动的特点,她又专门进了相对新潮的款式,开辟低价特区,还搞积分打折,这些都积累了比较好的人气。她发现,现在的孩子普遍身高超长,脚也相应更大,很多人爱靓又苦于无合脚的鞋,这一块的商机,足以让她经营很多年。
因为邹晓磊的大码鞋店没有开在主要商业区,店面租金开支很低,店员还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封包、跑邮局寄送货物,节省了一笔人工费;而大脚顾客找到了合适的鞋子也不会对价格斤斤计较,所以销售的阻力和难度也较小,单个顾客消费的量还会相应增多。这都使她的鞋店比普通鞋店利润更高,特大鞋的毛利不低于50%。发展的趋势也不错,所以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在卖鞋这个竞争激烈的传统行业里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邹晓磊觉得这都得益于她在细分市场上找到了“冷门”、“偏门”的生意空间,没有去跟风。如果做的是一家普通鞋店,看似顾客群庞大,实际上却陷入了空前激烈的竞争。而没有人关注的大脚人群里,长期被人忽略的需要造就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竞争对手少,利润高,容易成功。把这个细分市场尽量做专业、做丰富,尽可能地将生意空间扩大,就会给自己带来新的商机。当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意中的每个环节都不能少,才能一步步发展到今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