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牛背”皇帝刘秀和他的浪漫生活
作者:王 强
在军事会议上,刘秀却慷慨陈词:“汉军在昆阳的人虽不多,粮却不少。昆阳城池坚固,占了地利,只要大家和衷共济、同仇敌忾,守一二个月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临敌惧怯,自己散伙,就会被强敌各个击破。与强敌作战,既要斗勇,也要斗智,单凭现在城里这八九千人,要打退敌兵,肯定不行,必须到城外搬请救兵,内外夹击,方能致胜。”说完自告奋勇闯营。
刘秀挑选了好朋友李轶、宗佻等9个精明强干的壮汉,每个人配备一匹马、一根长枪、一柄佩剑。姐夫邓晨不放心妻弟的安全,便带着两个裨将,坚决要求一块去。这样,13个闯营的汉将趁着夜深人静,莽军休息的时候轻轻地打开城门,绕开莽军营垒,向定陵(今河南郾城西南)方向疾驰。
赶到定陵后,刘秀说服了两个地方义军的首领,动员了一万多人,全部交给刘秀指挥。刘秀认为,敌众我寡,部下士兵敢不敢应战,关键要看将领是不是勇敢。他觉得自己必须身先士卒,打出个样子给请来的救兵看,便挑了一千多人直冲莽军。
两军相逢勇者胜。刘秀紧握梨花枪,大吼一声,第一个杀入敌阵,莽军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懵了,纷纷向后退缩,汉军一行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仅刘秀一人,就斩杀了数十名莽军。然后他又挺枪直取莽军主将。在后边观战的汉军看到这情形,齐呼杀敌,争先恐后地冲向莽军。莽军被吓得魂飞魄散,丢盔弃甲,纷纷逃命。
汉军突然而至,莽军主帅王邑大吃一惊,后来见汉军只有万余,心里又坦然了。便下令各营寨,一律坚守,任何人不准出战。他觉得消灭刘秀尽在掌握之中。
打蛇打头,擒贼擒王。刘秀觉得与其一营一营的战斗,不如采取奇袭的方法,直捣莽军指挥部。战斗开始了,刘秀拍马前行,汉军无不以一当十,喊杀之声惊天动地。刘秀的梨花枪上盘下旋,一枪扎入大将王寻胸腔,王邑见势不妙,拨马便逃。
中军失去指挥,一窝蜂四处溃散,别的营寨也乱了阵脚。昆阳城里的义军趁势冲出,打得莽军伏尸百里,血流成河。这次作战,莽军出发时42万,活着回洛阳的,只有四千多人。所有的粮秣辎重全落到汉军手里,汉军接连拉了几个月都没有拉完。
刘秀自与阴丽华在南阳新野定情后,就领导和参加了反莽武装起义,因而两人聚少离多。
当时起义军拥立汉室宗亲刘玄为皇帝,建立更始政权,作为更始王朝太常偏将军的刘秀,领兵作战,很快攻下了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在所有的战役中,刘秀继续着他不扰民的纪律,所到之处深受士绅百姓的欢迎。他一如既往地不好财色,所有的战利品都如数运回更始政权的都城宛城,交给更始皇帝刘玄。
公元23年六月,刘秀终于达成了他多年的心愿,在宛城迎娶了阴丽华。这年,刘秀29岁,阴丽华19岁。刘秀是中国皇帝中最晚婚的一个,如果说他是为了等待阴丽华而晚婚的,似乎有些太浪漫了。但是作为一个地方武装首领,一直没有声色之好、纳妾宠婢,又确实让人不得不作此想。
乱世没有留多少新婚燕尔的甜蜜时光给这对佳人。不久,刘秀被刘玄任命为行大司马事(代理三军总司令)前往河北一带招降人马。但是刘玄对刘秀很不放心,他没有给刘秀任何护卫部队。刘秀只好带着自己的亲信冯异等二百余人渡过黄河。
在河北,刘秀在当年的同窗好友邓禹的支持下,很快站住了脚步,却遇到一个强劲的对手:真定王刘扬,手中有十几万军队。俗语说,灭敌一万,自损八千,如果硬打,刘秀即便能够获胜,也势必损伤严重,这使得他非常忧虑。同宗人刘植愿意前往游说刘扬,让他归附刘秀。
刘植很快就带来了刘扬的回音:刘扬对刘秀的才干非常敬佩,愿意归附。但条件是,必须让刘秀娶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为妻。
刘秀与阴丽华之间两情缱倦之深,对于他的亲信部属来说,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刘秀听后说:“我已经有阴丽华做妻子了,怎么还能娶别的女人呢?”
刘植说:“常言道,天子娶九女,诸侯纳三妇,主公你就算娶了郭圣通,那也还不过就是两个而已。再说了,这对你又有什么不好?难道这样飞来的艳福不享,反倒要去跟刘扬拼个你死我活吗?请主公好好考虑考虑。”
那时的婚姻制度,并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姬妾制。妻子的名份只能属于一个女人,其它的女人只能是姬妾。而姬妾在正妻面前是非常卑微的:她要向正妻跪拜,自称奴婢,她没有资格当亲生儿女的母亲,她的儿女只能喊丈夫的正妻为母亲。在悍妒的情形下,正妻甚至有随意杀死姬妾的权力。毫无疑问,来头很大的郭圣通是不可能做姬妾的,阴丽华即使不被休掉,也只能退而做小妾。
娶妻与纳妾,是两个有着天壤之别的概念。刘秀虽然生在男人多姬妾的年代,但他还从来没有想过要让别的女人凌驾于阴丽华之上。他对阴丽华苦恋多年,对她许下了海誓山盟。不过,眼下的情况是,如果不娶郭圣通为妻当刘扬的外甥女婿,那么只有与十几万大军兵刃相对。思来想去,刘秀觉得只有委曲求全答应这桩婚事。
郭圣通出身高贵,美丽动人,而且很有才学。刘秀虽然进洞房时多少有些不情愿,但是看见这样的美人,却也不禁动心。他刚娶了阴丽华,初识男欢女爱不到百日就被迫分开,一年多来尽跟着一帮老粗们在刀光剑影中混日子。如今在郭圣通这里又重新看见了万种风情,虽然刘秀心里对阴丽华万分愧疚,却也身不由己地又掉进了温柔乡。
刘秀廓清了河北,挫败群雄,终于当上了皇帝。第二年,议立皇后。有一个阴氏,有一个郭氏,刘秀犯了难:一边是梦寐以求的结发妻子阴丽华,一边是与刘秀患难相逢的红粉知己,在戎马倥惚中,郭氏追随左右,现已身怀六甲。他认为阴氏先娶,又雅性宽人,便想立为皇后,不料阴丽华断然拒绝。她认为郭氏已有身孕,这是刘秀的血脉,应该立郭氏为后,说:“困厄之情不可忘,何况郭贵人已有子嗣?”
郭氏虽立为皇后,刘秀对阴丽华依然恩爱有加,阴丽华也陆续为刘秀生养了五个子女,这使得郭皇后对刘秀“数怀怨怼”。这种怨怼之情明显违背了刘秀倡导的“宫教”,再加上郭皇后不能同宫中的其它妃妾友好相处,也不能很好地抚育其它妃妾的子女,刘秀便于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一纸诏书废除了郭皇后,立阴丽华为皇后。
阴丽华之所以能得到册封,与她的贤德与家风密不可分。建武二年,阴丽华的哥哥阴识因军功很大,刘秀欲破格晋升,阴识却断然拒绝,说:“天下初定,将帅有功者众,臣托属外戚,不能示天下以不公。”阴丽华另一个兄弟阴兴为黄门郎,在刘秀身边鞍前马后,万无一失,刘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