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雨打梨花深闭门,烟锁重楼悲左芬

作者:江湖夜雨



明自己清高不群的品格和姿态。明代钟惺的《名媛诗归》中说:“咏物诗说性情妙矣!却又以明达语与物理印证,唯杜工部诗独擅其美,不知原本实在此。”给予此诗极高的评价。不过这里顺便提一下,笔者由于水平有限,对汉晋诗一向不大懂得欣赏。汉晋诗中除了中学课本中选的曹操的诗篇和有些乐府民歌外,多数读来都觉得如同啃大骨头一样,啃不动嚼不烂的。另外,汉诗之所以让大家有陌生和隔膜感,除了时代久远有“代沟”(汉诗中的一些常用字词和现代大不相同)外,艺术手法上也没有像唐诗一样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高超境界。
  例如上面左芬的这首《啄木诗》,后面的“此盖禽兽。性清者荣。性浊者辱”,这三旬实在没有什么必要,如果砍去,反而倒有余味不尽之感。这里当然不是菲薄左芬的才气,而是当时的文风就是这样,汉晋诗往往就是说得很直白,没有什么余味,不像唐诗那样艺术性极高。其实诗也是在发展的,有些人喜欢厚古薄今,常把前人说得如神仙一样,其实也不尽然。
  
  况骨肉之相于兮,永缅邈而两绝
  
  公元290年,荒淫无度的司马炎在洛阳去世,291年贾南风(傻皇帝晋惠帝的皇后)控制了皇宫和朝政,活活饿死了太后杨芷(杨艳的妹妹,杨艳死时要求司马炎娶她),服侍杨芷的宫女也被统统饿死。贾南风操纵了朝政后为所欲为,秽乱宫禁,派心腹出宫物色美貌少年,载入宫中,玩够了便一一杀掉灭口。接着她又害死了太子司马通。这时的宫里可谓天翻地覆,可想当时的左芬,必定会是被冷落到一边无人问津。就在这个时候,左芬默默地死去了。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了一块她的墓碑,上面的碑文也很简略:
  左禁,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晋武帝贵人也。永康元年(300年)三月十八日薨。
  左芬就这样凄凉地死去了。整个古代,像她这样一入深宫再也不得见天日的实在是太多了。隋炀帝时有个叫“侯夫人”的美貌才女,进宫后却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隋炀帝,最后自缢而死,只留下几首诗。明朝官女郭爱更是悲惨,入宫仅20天就被勒令为明宣宗殉葬,她写了首《绝命辞》后掷笔于地,伸颈于绳中,大呼:“娘,吾去!娘,吾去……”话音未落,就被太监踢开垫脚的木床,悲惨地死去了。这件事以及郭爱的《绝命辞》被《朝鲜李朝世宗实录》记录下来:
  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郭爱《绝命辞》)
  其实正像黄宗羲痛斥的那样,“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的皇帝和罪恶的封建制度才是这些才女们不幸的根源。如果左芬生活在现代,可能会成为一个出版很多畅销书的女作家,也可能会成为一个大学里的讲师教授什么的。虽然她长得并不是很漂亮,但也可能会有个美满的家庭,疼她爱她的老公。
  唉,大家如果细读一下左芬的诗文,依然可以听得见像左芬这样的宫中怨女透过漫长的岁月。透过发黄的旧纸,从厚厚的宫门里发出的一声叹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