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5期
《灵宝毕法》功法四题
作者:丁培仁
肘后飞金晶在《灵宝毕法》内丹功法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玉液还丹炼形、金液还丹炼形乃至五气朝元、三阳聚顶的前提条件。"肘后飞金晶"又名"肘后"飞金精","晶"即指精。《灵宝毕法》说"又曰抽铅"。关此,《钟吕传道集》解释说:"既以采药为添汞,添汞必须抽铅,所以抽铅非在外也。自下田入上田,名曰肘后飞金晶,又曰起河车而走龙虎,又曰还精补脑,而长生不死。" 若用阴阳消长象征的方式,可以说添汞乃是采?穴坎?雪中的一阳添?穴离?雪中的一阴;抽铅则是抽?穴离?雪中的二阳?穴正阳之气?雪以进火;主旨皆在修得纯阳?穴阳神?雪。所谓"三卦"?穴又称"三花聚顶"?雪的"三阳"指的正是这种以乾卦?穴?雪来象征的纯阳或阳神。所谓"河车",是精水中车轮转动作比喻来指谓精气在身中的循环往来,即后世所说"周天"。肘后飞金精是河车的第一步,"龙虎"喻气液?穴真一之水和正阳之炁?雪,故说"起河车而走龙虎"。而称肘后飞金精为还精补脑,显然是从实质意义上指明它的功效等同于道教房中术。
然而最令一些研读钟吕金丹派著作者不解的,恐怕还是词组"肘后飞金晶"中"肘后"一词的意义。其实,答案就在《灵宝毕法》本文之中。兹录其文如下:
真诀曰:坎卦阳生,当正子时,非始非终,艮卦肾气交、肝气未交之前,静室中披衣握固,正坐盘膝,蹲下腹肚,须臾升身,前出胸而微偃头于后,后闭夹脊双关,肘后微扇一二,仲腰,尾闾穴如火相,自腰而起,拥企夹脊。慎勿开关,即时甚热气壮。渐次开夹脊关,而放气过关,仍仰面,脑后紧偃,以闭上关。慎勿开之,即觉热极气壮。渐次入顶,以补泥丸髓海。须身耐寒暑,方为长生之基。次用还丹之法。如是前件,出胸伸腰闭夹脊,蹉而升之腰间。火不起,当静坐内观,如法再作,以至火起为度。
这是从背部督脉引精气入脑的修炼方法,其中打通三关是关键。《灵宝毕法》说:"烧药勒阳关,始一百日飞金晶入脑。三关一撞,直入上宫泥丸。""背后尾闾穴曰下关,夹脊曰中关,脑下曰下关。始飞金晶以通三关。"文中讲得明白,"肘后"是指配合升身出胸、偃头于后,用意念闭夹脊双关等一系列动作,手肘向后微扇一二,然后伸腰,以便使闾尾穴下关如火相的精气自腰而起,放气过夹脊中关。结合下文来看,若火气不壮,还可用手搓动腰间,以助精气升上,而这也是肘后的动作。"肘后"一词,表明此乃背部的功法。
四、玉液与金液
玉液还丹和金液还丹是继肘后飞金晶之后的两种功法。在《灵宝毕法》中,玉液炼形和金液炼形附着于此二名目之下,实则为四节功法。到《钟吕传道集》有专门"论还丹"、"论炼形",这一点就更明确了 。然而为何分别为"玉液"、"金液"?芽亟须澄清。因为如果仅从《钟吕传道集》中孤立地寻摘出"金液乃肺液也"、"玉液乃肾液也"这两句话,不仅无法了解其实质,而且易生误解。《钟吕传道集》上下文是这样的:
前贤往圣,多以肺液入下田而曰金液丹,心液入下田而曰玉液还丹。此论非不妙矣,然而未尽玄机。……金液乃肺液也。肺液为胎胞,含龙虎,保送在黄庭之中。大药将成,抽之肘后,飞起其肺液入上宫而下还中丹,自中丹而还下田,故曰金液还丹也。玉液乃肾液也。肾液随元气以上升而朝于心,积之而为金水,举之而满玉池,散而为琼花,炼而为白雪。若以纳之,自中田而入下田,有药则沐浴胎仙;若以升之,自中田而入四支?穴肢?雪,炼形则便迁尘骨;不升不纳,周而复还。故曰玉液还丹者也。
《钟吕传道集》侧重于理论阐释,对"玉液"和"金液"是从脏腑、丹田之间的功能关系去作解释,并未从功法上加以说明。《灵宝毕法》书中表明,"玉液"、"金液"都不过是一种比喻:
"金液"、"玉液"固然是一种比喻,但在内丹功法中却有某些实际意义。"玉液"实因"玉池"而得名,而"玉池"是口腔的隐名 。"重楼"又名"十二重楼",出《黄庭外景经》,指喉颈。"真诀"说,毕金晶后,"既罢离卦,添入咽法炼形。咽法者,以舌搅上颚两颊之间,先咽了恶浊之津,次退舌尖以满玉池,津生不漱而咽。……乃玉液还丹之法。""金液"的命名,则与飞金晶和肺均有关,前者涉及功法,后者涉及理论。文中又从五脏关系方面阐发说:"所谓金液者,肾气合心气而不上升,薰蒸于肺,肺为华盖,下罩二气。即日而取肺液在下田,自尾阁穴升之,乃曰飞金晶,入脑中以补泥丸。补足,自上复下,降而入下田,乃曰金液还丹。既还下田,复升,遍满四体,前后上升,乃曰金液炼形。"前引《钟吕传道集》与这一段论述吻合,只是略去了具体功法,但特别点出"金液乃肺液也"。结合《灵宝毕法》来看,可知:之所以命名为"金液",乃是由于认为金晶系心肾二气相交于肺,形成肺液。而肺在五行中属金,故名此液为"金液"。若不结合理论、功法,融汇贯通来读,就易发生误解。
以上讨论的勒阳关、飞金晶、金液还丹、玉液还丹等法,按照作者的观点,"止于炼形住世、长生不死而已,不能超脱也"。尚有朝元、内观和超脱等更深层次的道教修炼功法,值得深入研究,容当另文讨论。
注:
①张宇初:《岘泉集》卷二。
②又有称唐代前期钟离权传道者,如宋王常集《真一金丹诀》首云,大唐显庆五午?穴660?雪庚申岁正月一日壬寅朔,荆湖北路草泽大贤处士钟离权于鲁国邹城?穴今在山东?雪东南崆峒山遇仙,授之丹诀。至麟德元年?穴664?雪三月二十五日科试,有鄂州进士吕洞宾访见钟离,问及登科得失。因经数举不第其名,再谒钟离,得真一金丹炼形之道,入终南山修炼功成。真人施肩吾不可隐吕先生之机,乃图于海中邹山石室。此与宋代更为流行的岳州石刻吕洞宾自传唐末传道说 ?穴见两宋间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八《神仙鬼怪》 ?雪不同。但皆称唐代。估计是从唐《异闻集》所载沈既济《枕中记》开元中道者吕翁事敷衍、变型而来,且能与栖真子施肩吾生当唐代一事吻合?穴实则传钟吕之道的华阳子施肩吾系北宋时人?雪。
③《能改斋漫录》卷十八进指出《枕中记》吕翁非吕洞宾之后,案引《本朝?穴指宋朝?雪国史》称:"关中逸人吕洞宾,年百余岁,而状貌如婴儿。世传有剑术,时至陈抟室"?穴此段为《宋史》所本?雪。又《雅言系述》有吕洞宾传云:"关右人。咸通?穴860-874?雪初,举进士不第。值巢贼为梗,携家隐居终南,学老子法。"从时间上推,后者与《宋朝国史》并无冲突。
④参拙稿《华阳子施肩吾的丹道见想》,载《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4页。昔人多据《上阳子金丹大要》,将钟吕丹道谱系下接刘海蟾、张伯端。实则此说更晚出,且张伯端《悟真篇》自序并未称其丹法传自刘,故"刘海蟾传道"说实属附会。过去研究者以刘鉴泉先生较为公允,将施肩吾置刘海蟾前,说:"唐时传丹诀者最多,纷从无统,洎钟吕施刘显,而道始正矣。"?穴《道教征略》上册,《图书集刊》第1期第44页?雪但其传授图仍是调和诸说。
⑤《钟吕传道集·论还丹》云:"丹乃丹田也。"故下丹田精可称丹,中丹田气可称丹,上丹田神亦钉称丹。所谓"内丹",概指以三丹田为本位的精、气、神。
⑥《修真十书》卷十六《钟吕传道集·论还丹》。
⑦《灵宝毕法》卷上。
⑧《修真十书》卷十四《钟吕传道集·论四时》。
⑨《灵宝毕法》卷中。
⑩《灵宝毕法》卷下。
(11)《修真十书》卷十五《钟吕传道集·论抽添》。
(13)《钟吕传道集·论还丹》关于还丹有更为复杂的一套说法:细分之,"有小还丹,有大还丹,有七返还丹,有九转还丹,有金液还丹,有玉液还丹;有以下丹还上丹,有以上丹还中丹,有以中丹还下丹;有以阳还阴丹,有以阴还阳丹。不止于名号不同,亦以时候差别而下手处各异也"。
(14)"玉池"一名出《黄庭外景经》:"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