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6期



论道教神仙信仰的长生思想

作者:林 舟

方能真正领捂。古人曰:“讲道不离身,打铁不离砧,大道分明在人身,迷人不能向外寻,修行不遇明师点,枉费徒劳一片心”,《性命圭旨》云:“人若知此天人合发之机,遂与中夜静坐。”
  道教修炼讲:“法、侣、财、地”,其中“地”指的是环境。这就是说,修炼者除讲时辰和方法外,地形也很关键。修炼洞穴主要选择深山密林人迹罕见之地,及藏风聚气、山泉流淌之所。并要求洞内清洁、无异昧,洞口最好朝南又居半山腰的福洞静穴。因修炼者根基不同层次不一,故修炼后的水平也不尽相同,而许多修炼功法也是深奥隐秘,得其真传者少,能写在经书中的也是多“露见枝条,隐藏根本”,故真正得道者极少。
  道教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道教认为不仅需要形体上修炼,而更重要的还需要精神上的恬淡无为,这就是形神双修。道曰:“淡然无为,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七百多年前,元太祖成吉思汗在率军队西征欧洲的途中,突然感到自己已年老体衰,于是他不远万里,下诏派人从山东请来丘长春真人请教长生之道。丘真人说:“世间没有长生不死,但可获得长生!”并赠予成吉思汗四个字——清心寡欲。庄子也告诉我们说:“养智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修炼者也只有达到无知无欲、无染无秽、无他无我的境界,才能作到精神内守而不外驰,独立守神而不耗散。而只有这样才能神形合一,表里相济,才能使“真气”在体内顺畅运行,并可获得健康长寿,得道成仙。《太平经》曰:“人无忧,故自寿。”
  三、道教养生术与生命科学的结合
  道教养生学是道教徒在追求长生成仙和济世度人信仰目标中,通过历代人的无数实践和努力逐渐积累的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是一套包含有大量科学健身内容及形式多样的养生体系。近年来,国内外医学专家通过多种试验和研究证实,道教中的多数养生术是行之有效的,这些方法不但可以使人们起到治病、防病的保健作用,而且如长期修炼确实可以大大延长人们的寿命。
  辟谷、少食、素食、粗食,这些都是道教养生学中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些方法确实可使人体健康长寿。据2003年9月的《青年知识报》报道:64岁的印度老人希拉·瑞坦·马内克,在八年的时间里没有吃过一点固体食物,每天只靠水和太阳光来维持生命。在他辟谷的半年之后不但精力更加充沛,而且就连以前患过的一些疾病也莫名其妙地不治而愈。近期经医学专家通过CT检查和MRI扫描发现,这位64岁老人大脑中的松果体已恢复到20岁年轻人的状态。这充分说明辟谷不但可使身体更加健壮,而且还可产生返老还童的奇迹。《国际先驱论坛》报道:节制饮食能延长寿命50%或更长一些,能预防心脏病、糖尿病和肾病,能大大延缓多种癌症及消除或防止许多老化症,其中包括白内障、须发变白和虚弱症等,能使人直到高龄仍保 另据联合国卫生组织通过对世界上四个长寿之乡的调查显示:高加索地区、巴基斯坦的杏源乡、南美的厄瓜多尔比尔卡班巴和我国新疆维吾尔地区的百岁以上老人,他们大多都有少食和素食及吃粗粮的习俗,再一次宏观地证明了这些手段确实可使人长寿。据2003年5月28日的沙特阿拉伯《中东报》报道:科学家们对欧洲十几国家的50多万个年龄在25至75岁的人群进行广泛调查表明,多吃玉米面一类的粗粮可使肠癌患病率降低40%。另据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吃粗粮多的人同吃粗粮少的人相比,各种癌症的患病率也降低25%以上。
  道教追求的是“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的生活方式;极力主张清心、寡欲、无为、乐观,而这些思想无疑对教徒们的身心是大有好处的。近年来,现代医学对“病由心生”这个道理已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证实,人的思想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影响其寿命,研究人员对680名50岁以上的老年人跟踪调查发现,心态乐观的人比那些悲观心态的人寿命平均要长7至9年。不良的心理因素,过度紧张,忧郁悲哀,七情郁结,都是一种强烈的“肇病源”。可见心理因素与精神因素对于身体的健康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嵇康曾慨叹的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过于执著于名利、喜怒、声色、滋味、思虑,易使精神紧张、疲乏,产生失调。要适应自然大道之规律,不妄为,即符合养生之道也。 打坐是道教中最基本的修炼方法。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对修炼者来说,打坐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心理方面的显著现象是无波动或妄念起伏的心注一境。当练功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出现“恍忽兮兮”的静功状态。并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奇特景象。在生理方面的显著现象是心跳速度、血液循环及呼吸频率的减慢、细微,而这些特征从生理、心理等方面更能大大拨慢我们衰老的时钟。正如美国《未来学家》2003年双月刊3--4月号发表的,由若昂·佩德罗·马加良斯所写的《赢得抗衰老战争》一文指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类的寿命提高是通过治愈传染病和其他的手段。而真正能延长人类寿命的唯一方法则是延缓衰老本身这个过程。可见道教提出的长生成仙的理论决非空谈。
  四、长生久视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美好愿望
  长生久视的教义思想是道教神仙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道德经》中所讲:“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意思是说要想使自己的生命能延续的长,就必须有大道无为的基础,而这些基础的所得是要通过养生修炼才能得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道教积累了许多修道养生的方术,诸如外丹、内丹、存思、守一、服气、服饵、导生、房中、守庚申等方术,以期望“长生久视”。
  “我命在我不由天”,坚信长生可得、方术有效,正是这种积极持头脑清晰)、反映敏捷、身体强壮。的人生信念和超越生命局限的追求,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历代先师在与生老病死的抗争中不懈地探索着生命奥秘。长期以来,修炼家们通过无数次的体验和实践,创建了各式各样的修炼方术,并总结出了一整套具有极大研究价值的理论体系,道教在积极的“我命在我不由天”的精神下形成了“十个道士九个医”的美誉,这不但为我国的养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及现代的生命科学积累了诸多有益经验。
  长生久视是人类对自身短暂生命的永恒追求和愿望,特别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人生七十古来稀”的生命局限,也努力着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延长自己的寿命,道教的丰富的养生文化被世人所瞩目。
  道教中大量的养生术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把先辈修炼家流传下来的秘法、秘术、秘诀总结成为适合于现代人防疾、养生的具体方法,则是当代教徒、修炼家和道法研究者共同要承担的任务,而道教中许多科学的养生内容将会在21世纪倍受全球范围的普遍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