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原版面
封一
1981年第1期,总第22期 - 封二
图像见原版面
封二
人民出版社
李达文集
李达同志是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他在将近半个世纪的长时期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且在法学、货币学、史学等领域中也有较高的造诣。他的卷帙浩繁的著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思想界经历的道路。
本文集共四卷,第一卷内容是作者1919年到1949年发表的部分文章以及(现代社会学》、《社会之基础知识》、《法理学大纲》等著作和著作的节选,第二、三卷是作者三十年代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专著。第四卷是作者1949年后写的著作。
第一卷已出版,定价三元。第二卷在排印中,第三、四卷在编辑中。
当前我国经济若干问题
薛暮桥著 ○·五五元
本书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一书的补充和发展。作者经过进一步深入实际,调查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对当前我国经济的许多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有三个部分:(一)对我国三十年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的总结;(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工商管理问题、物价问题、财政问题、劳动工资与就业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三)对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改革各项重要经济问题的研究。
封三
青年文稿/历史的深思
一颗热烈的永远追求科学真理的心
一副冷静的能够认真思考的头脑
《青年文稿》的作者都是年青人。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他们正在学习,愿以自己未必成熟但绝非轻率的理论探讨,就教于前辈和同辈,并奉献给人民,期冀为现代化尽一点微薄的力量。
目录
■论文理两种方法论的共同基础(李湘鲁)■马克思主义的对象和作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梁中锋)■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段引文的质疑(黄南燕)■对人性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分析■历史的沉思——中国封建社会结构及其长期存在延续原因的探讨(金观涛、刘青峰)■试从信息流角度考察分配的形式(白南生)■三十多年来我国需求大于供给趋势的初步探讨(黄江南)■婚姻问题初探(李银河)■谈谈牛虻的感情(毛茅)
每册定价三角五分新华书店发行
北京朝内大街一六六号三联书店服务组办理邮购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封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1年第1期,总第22期 - 目录
2 两周年告读者 本刊编辑部
6 试论“兴无灭资” 孙越生
11 论提高 黎 澍
18 经济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杨培新
26 实现出版自由是重要问题 于浩成
30 笔谈
归来吧,学者风度(高汉铭)——傅译的人名(吴德铎)
——自费出书有好处(鲁宁)——出版发行工作断想(谷
林)—— 图书要以销定产(吴<SPS=1873>)
17 官猎(漫画) 丁 聪
79 队长有权,孔明无计(漫画) 沈同衡
37 坚持从生产力出发研究、解决经济问题
(读薛暮桥新著《当前我国经济若干问题》) 唐宗<SPS=0740>
45 评《社会主义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陈启方
49 他山之石(评胡译《日中文化交流史》) 汪向荣
52 蚍蜉和蜉蝣
(谈英译本《毛泽东诗词》的几个动植物译名) 贾祖璋
56 从《戊戌喋血记》谈历史小说(座谈记录)
80 和莎士比亚交个朋友吧! (漫谈艺术修养) 方 平
88 为诗一辩 绿 原
我爱读的书(征文)
97我无法说出最爱读哪本书 黄苗子
99 我和保尔 李新华
102我喜欢这个向“限度”挑战的强者 晓 波
105《徐懋庸杂文集》序 任白戈
当代学人剪影
113翻新自有后来人(谈李泽厚) 忍 言
120晚明的版画(书林一枝) 黄 裳
126介绍美国漫画家大卫·勒文(纽约通讯) 董鼎山
131 阿瑟·密勒新作引起的争议 高骏千
134“我们要热爱人民”(一九八○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切·米罗什) 朱世达
138 海外书讯
144 俄国人为什么逮捕我?(书摘)(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回忆录)
158 新书预告
补 白
不是拜伦的诗(罗志野,36)——意外的喜悦(向兵,119)——中华书局创办《文史知识》(143)
封面设计 丁 聪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