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小诗是写潍县嫁娶民俗的,生活在清初的郑燮在潍县街头即已看到“彩轿幻灯”,岂非新鲜事?其实,“幻灯”之“幻”,系“红”之误,一字之差,笑料平添也。
笔者有兴味,细读全书,经过核对,引文及其他误排之字,竟有二十多处。择其要者:《思归行》竟印成《思归人》;《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之“呈”字误作“吴”字,“衙斋卧听萧萧竹”中之“斋”字误为“署”字。至于书中将“袁枚”误为“袁牧”,“秦观”误为“秦欢”,“隐居不仕”误为“隐居不任”,“感恩戴德”误为“感恩载德”,“荥阳”误为“荣阳”,“寓意深远”误为“寓言深远”,“雨笠”误为“两笠”,都是十分不应该的。
看了《郑板桥》这么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发现了这么多毛病,很觉遗憾。
补白
陈正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