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蓝登传》的作者斯末莱特及其创作,译者杨周翰先生在译后记中都做了详细介绍。《蓝登传》取材于作者自己的生平经历,带有自传性。通过蓝登的一生,小说表现了广泛的英国十八世纪社会生活。这是一个冷酷、野蛮的社会,其中活跃着一群病态、丑怪的人物形象。对于习惯于十九世纪小说的读者来说,斯末莱特的风格也许未免过于粗野。书中充满没有心肠的诈骗和残酷的暴行,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用一种冷漠、理所当然、毫不介意、甚至取闹的态度对待这一切。这种特殊的色彩、情调和气氛形成了斯末莱特式的独特风格。它是作者个人气质的流露,也是尚未建立资产阶级精神文明的时代气氛的反映。
斯末莱特在英国十八世纪小说家当中虽然不能列为首位,却也占据自己的一席地位。他不仅对英国的流浪汉小说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而且还是最早写航海题材、外国题材的小说家之一,他在许多方面都预示了小说发展的新天地,可惜由于个人教养的局限,未能亲自充分发掘那些可能性,只能留待后来者去完成。然而他对英国小说的影响是无可置疑的。如在狄更斯的那些极度夸大(不仅性格特征而且外貌特征也夸大)的形象中可以看出斯末莱特的直接影响。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西方荒诞派文学、黑色幽默小说那些畸形、丑怪、荒诞的形象,那种对人类痛苦与灾难漠然视之,甚至加以嘲讽的态度,难道不是与斯末莱特有相通之处吗?显然,在摸索怎样表现一个冷酷、野蛮、异化的世界时,西方现代作家是可以从斯末莱特和十八世纪小说中得到启发的。
我国开国以来对英国文学的介绍评论向来以莎士比亚和十九世纪小说为重点,当然有其历史原因和现实需要。相对而言,十八世纪文学,包括小说,就比较地被忽略。五十年代,杨绛先生的菲尔丁研究最早提出了十八世纪小说在理论观点和创作实践方面的贡献,本该引起我们重视这个学术领域、注意研究小说发展的“流”。可惜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充分认识这个问题在学术上的意义,就遇上了十年动乱。
现在,北京大学杨周翰先生译了斯末莱特的《蓝登传》,译笔严谨洗练、忠实而又创造性地传达了原作的粗犷风格。这不仅在当前外国文学介绍工作中别开生面,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新鲜的天地,更重要的是它在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介绍中补上了一个重大的疏漏,再次提醒我们重视英国十八世纪文学。杨先生做了一件有意义、有远见的工作。
(《蓝登传》,〔英〕斯末莱特著,杨周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一九八○年一月第一版,1.70元)
品书录
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