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原版面
封一
《一千零一夜》插图
参见原版面
参见原版面
封二 封三
加仑/褒顿//福特/古泽岩美
三联新刊
诗论 朱光潜
作者自认为在过去的写作中用功较多,比较有点独到见解的,还是这本《诗论》,“一直是我心中的主题”。作者试图用西方诗论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也作了探索分析。(〔平〕1.15元〔精〕2.15元)
人与诗:忆旧说新 卞之琳
作者回忆已故徐志摩、戴望舒、李广田、何其芳等诗人师友,评论当前诗作,探讨新诗的发展、诗歌的格律、新诗旧诗与西方诗及译诗等问题。书中并不作学术论文,虽然只是从不同场合、不同角度漫笔式的议论,却也反映出作者论诗的观点。(排印中)
丁易杂文 丁易
作者是已故杂文家、文学史家。本书选辑他四十年代所写的杂文多篇。作者以犀利的笔锋揭露当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象,鞭挞汉奸、卖国贼和反动势力,同时也谈为学作人,论世道人心。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一位正直进步的革命青年知识分子是怎样战斗的。(排印中)
夏洛蒂·勃朗特书信 杨静远译
《简·爱》的作者勃朗特的书信,本身就是华美流丽的散文,信中倾诉她对亲友的深情,对爱情、婚姻的看法,对文学的见解,自己的创作思想,以及所经历的种种欢乐、悲痛……。它们有如年轮,忠实地记载了一个人的心灵从幼株到成材的全过程,再也没有比这些信札更能准确鲜明的勾勒出她的面貌了。 (1.50元)
无鸟的夏天 韩素音
这部自传所写的卜年,正是作者的青年时代。她从自己的不幸生活中,看到了国民党政府的黑暗和腐败,体验到中国封建道德的堕落与残暴。她在生活浊流中奋勇搏斗,终于“听到了时代潮流奔腾的轰鸣。夏天的鸟儿,不再四处躲藏,不再沉默,不再懒散了”。
(〔平〕0.83元〔精〕1.50元)
封四
1984年第12期,总第69期 - 目录
1984.12 十二月十日出版
3 图书的“解放” 徐家祯
9 探索科学发展的机制(读《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顾 昕
14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折射和积淀 陶 济
21 读《中国历史地图集》(一氓读书) 李一氓
25 漫话《清人别集丛刊》 张 弘
30 评陈原《社会语言学》 王宗炎
40 新版《英华大词 典》略评 罗 斯
45 一部写在东西方文明交汇之际的书(读《文明论概略》) 辛 剑
52 艺术、科学、信息和哲学 黎 鸣
58 历史的推移与人生的轨迹(读张承志小说集《老桥》) 季红真
67 读《中国古代文学英华》 金克木
72 诗的窗户(中国古典诗论述评·续) 钟元凯
78 砺堂散墨 苏 晨
82 苏联战争文学第三浪的代表作(评康德拉季耶夫《萨什卡》)林大中
87 为青年剧作者呼吁 陈白尘
90 谈叶圣陶的文学创作 吴泰昌
95 品书录
经济结构与发展战略(陈胜昌)——当代西方哲学的入门津梁(段小光)——采取客观分析态度(周用宜)——读《中国佛教典籍选刊》两种(石 峻)——史料·常识·逻辑(贾祖璋)——情趣·知识·高怀(谷 林)——广阔的人生(李书磊)——《世说新语笺疏》的特色(曹道衡)
108 寸 言
历史册上(莫 艾)——黄金的心(亚 廉)——充满着思考(史忆龄)——科学业绩的反衬(叶天放)——再多点幽默(姜云生)
110 信 息
112 读书小札
义利论(如 搬)——关于黄遵宪的《新嫁娘诗》(浩成)
86 耳“提”面“命”(漫画) 丁 聪
116 他是天才。他是圣人?(记特鲁曼·卡波地)(西窗漫笔) 董鼎山
121 几种《一千○一夜》的插图 杜 渐
124 海外书讯
彼德·勃罗克斯《研究故事的情节》(仲 子)——短讯八则
129 不死英雄(关于张缙彦)(书林一枝) 黄 裳
138 读书献疑
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和号(刘东树)——《政治学概论》读后商榷(张祖谦)——“四活物”辨(张贤勇)——陈有年生卒考略(何冠彪)——“项脊泾”与“项脊轩”(章锡良)——释“存”(绍 兴)
144 求疵录
写“史”应核实(章绍嗣)——失实一例(秦恩甲)——祖<SPS=0905>的籍贯(许福谦)——谁的诗?(宋 健)——太阳系和银河系(刘东树)
146 读者·作者·编者
关于“牛奶路”(上海 枕书)——“洋目录”的错误(陕西师大 黄永年)——也谈“历史科学”(上海 朱贵平)
147 编后絮语
148 新书预告
151 《读书》书名索引(一九八四)
补 白
文学遗产怎样“革新”?(李美,24)——晚风乎,晓风乎?(于其化,29)——丹麦的郭守敬(何博传,39)——吉辛谈读书(吴希义,115)——陆游的视力和牙齿(殷光熹,137)
封二三 《一千○一夜》插图 福 特等作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