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郦道元和<水经注>》一节写道:“郦道元描写了当时平城西南的火山活动情景,指出‘山上有火井,南北六十七步,广减尺许,源深不见底。炎势上升,常若微雷发响,以草<SPS=1052>之,则烟腾火发。’现在这个地区的火山已经熄灭,可是我们读到郦道元这段描写,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郦道元这段关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火山的描写见于他的《水经注·<SPS=0704><SPS=2075>水》。但是,根据郦道元的具体记述和清代杨守敬等编绘的《水经注图》,这里所说的“火山”是在大同以西三十公里处,而真正的大同火山群却在大同以东三十公里处,二者方位不同,且相距六十公里。更重要的是,大量的地质资料证实,大同火山群是在晚更新世中期,即在距今大约六、七万年前就已结束了喷发活动,而生活于公元五世纪的郦道元怎么能观察到大同火山的活动情景呢?
早在三十年代,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尹赞勋同志就论定大同火山是死火山。但一九五六年苏联一位专家写了一本《大同火山群》的书,以郦道元的记述为主要依据,判定大同火山“不是死火山,而是休眠火山”,还可能“复活”。七十年代中,又有人写文章误传这一结论,曾引起当地居民的极大不安,也影响到国家对这一地区建设的决心。后来尹赞勋等专家又作了大量工作,才澄清了事实。原来郦道元记述的所谓“火山”,根本不是今天所说的火山喷发,而是大同以西地区煤层的一种自燃现象。有关资料集中发表在一九七六年第二期《文物》杂志上,翌年又汇编入《水文、沙漠、火山考古》一书中。但是,一九八一年出版,一九八三年再次印刷出版的《中国古代科技名人传》却继续重复已纠正的谬误,就容易把读者引入迷途了。
读书献疑
司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