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校释(朱谦之,18.9万字,1.35元,中华)
参考《道德经》碑文和其他版本一百余件校勘。
经典释文(〔唐〕陆德明,黄焯断句,4.65元,中华)
收汉魏六朝二百余位学者对《十三经》、《老子》、《庄子》的注释。
外国美学(第一辑)(本刊编委会,30万字,1.65元,商务)
本辑设美学原理、美学史、美学译文、部门艺术等栏目。载蔡仪、李泽厚、汝信、朱光潜、冯至等人的美学论文或译文。
各国的经济增长(〔美〕库兹涅茨,常勋等译,21万字,2.15元,商务)
作者认为高增长率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存量即科学和教育对经济增长有重大作用,同时阐述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工业部门、农业部门和服务部门之间的变化规律。
社会的信息化(〔法〕西蒙·诺拉等,施以方等译,11.5万字,0.88元,商务)
探讨计算机的应用会在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方面产生什么变化;应采取什么政策来应付等问题。
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朱勃等编译,0.60元,教育科学)
据澳大利亚、美国的教育家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著作编译,主要探讨研究方法问题。
教学论与生活(〔苏〕赞科夫,杜殿坤等译,0.60元,教育科学)
论及教学与发展、教学中的整体和局部、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及教学论科学的发展途径。
五代史略(陶懋炳,28.9万字,2.50元,人民)
叙述五代十国的历史,探讨这一历史时期的矛盾及其变化规律,以正史、《通鉴》、类书、野史笔记及近人和国外研究成果加以考证。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编,25万字,2.05元,三联)
收论文十七篇。论及纳粹的兴起、战争起源、英法美的绥靖主义、第二战场的开辟、太平洋战争、战争中的国际关系、英美苏首脑会谈等问题。大多数文章是初次发表。
伊斯兰教各民族与国家史(〔德〕布罗克尔曼,孙硕人等译,49.9万字,3.75元,商务)
叙述伊斯兰教各教派之间矛盾的前因后果,以及中东各伊斯兰国家和民族间的矛盾及其渊源。
沈括研究(杭州大学宋史研究室,23万字,1.80元,浙江人民)
收有关论文十七篇,附一九二六——一九八三年沈括研究论著索引。
夏明翰(吕芳文 蒋薛,14.6万字,0.62元,人民)
描述夏明翰作为封建家庭的孽子,怎样与家庭决裂,成为革命者,并述写他在武汉工作时,不幸被捕,壮烈牺牲的情景。
比较文化论集(金克木,19.4万字,1.05元,三联)
第一部分是关于印度文学、美学和人物的研究,包括对古诗《梨俱吠陀》的研究和论述甘地早期政治思想的论文;第二部分是关于东西比较文化的论述,包括有关符号学、诠释学的介绍等。
欧洲文化的起源(〔苏〕兹拉特科夫斯卡雅,陈筠等译,9.9万字,0.71元,三联)
作者用游览世界古迹的方式介绍了大量考古新发现,说明公元前二三千年间西方的居民如何生活和工作。
列宁是怎样写作的(〔苏〕高里科夫等,刘循一译,10.2万字,0.56元,三联)
利用许多未发表过的材料,说明列宁如何生动地、毫不教条地研究马克思著作,从中汲取学习立场、观点和方法;介绍他如何修改稿件、作读书批注、利用图书馆,并分析列宁写作语言的特点。
唐音质疑录(吴企明,26万字,〔估〕1.45元,上海古籍)
论文集。据金石碑版、手书真迹或不同诗文版本研究唐诗。
语法问题探讨集(邢福义,31万字,3.35元,湖北教育)
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和汉语的一些实例,探讨现代汉语语法问题。
许政扬文存(许政扬,18.8万字,1.05元,中华)
收作者关于宋元戏曲小说的考释论文十余篇。
鲁迅后期思想研究(倪墨炎,30万字,1.25元,人民文学)
从鲁迅思想的发展,反帝反封建思想的深化,与各文艺流派的关系,在革命队伍内的团结、战斗以及与不同意见的争论和鲁迅的哲学思想等诸多方面论述鲁迅后期的思想。
准标与尺度(朱自清,6.5万字,050元,三联)
随笔集。收作者生前最后两年所写的部分评论、散论、杂文、书评、书序等文章二十二篇。
话雨录(楼适夷,13.8万字,0.91元,三联)
收文二十八篇。回忆与鲁迅、陈庚、茅盾、应修人、殷夫、傅雷、潘汉年、巴人等二十几位作家、诗人、党的工作者的交往。
廖沫沙杂文集(52.9万字,3.60元,三联)
三、四十年代的作品揭露、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行径;五、六十年代的作品主要针对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另有关于古典文学、戏剧、历史等问题的杂感和回忆文章。
龙套集(冯亦代,18.8万字,1.25元,三联)
散文、随笔集。作者抒发对师长、故人的款曲思念之情,回忆从事翻译工作经历的风风雨雨,还收有剧评、为自己及他人所作的序跋及海外书评等。
艾黎诗选(路易·艾黎,17.6万字,2.55元,人民文学)
选译自四十年代至近期的作品一百一十多首。
彭斯诗选(王佐良译,14.5万字,1.55元,人民文学)
收“抒情”“讽刺”“即兴”“吟动物”“叙事”“诗札”“大合唱”七类六十一首诗作。
卡勒瓦拉(上、下)(侍桁译,60万字,3.90元,上海译文)
芬兰民族史诗,反映历史上芬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郁达夫散文选集(杨世伟编,24.1万字,1.75元,上海文艺)
收郁达夫不同体裁的散文六十余篇。
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五代〕王仁裕等,丁如明辑校,11万字,〔估〕0.60元,上海古籍)
汇集《开元天宝遗事》、《明皇杂录》、《高力士外传》等笔记、小说十种。
谐铎(沈起凤,乔雨舟校点,13万字,1.05元,人民文学)
“小说史料丛书”之一。以乾隆辛亥年藤华榭刻本为底本,参照上海广百宋斋本和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本,改正讹误,并作若干删节。
张天翼文集(一)(36.5万字,2.15元,上海文艺)
收《从空虚到充实》《小彼得》及《反攻》等作品。
张天翼文集(二)(31.9万字,1.90元,上海文艺)
收《移行》《团圆》《畸人集》三个短篇集,共二十一篇小说。
发生在霍家的事(叶辛,8.4万字,0.80元,贵州人民)
小说。描写一个资本家落实政策后,儿女对财产所表现的种种态度,揭露了丑恶、自私的灵魂。
佛本生故事选(郭良<SPS=1761>、黄宝生译,30万字,2.50元,人民文学)
《佛本生故事》是世界上最古老寓言故事集之一,本书根据丹麦学者浮士博尔校勘出版的巴利文原文选译一百五十四个故事。
卢贡大人(〔法〕左拉,成钰亭译,26万字,1.80元,上海译文)
小说。描写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一个政客的政治活动。
人都是要死的(〔法〕波伏瓦,马振骋译,28万字,2.50元,外国文学)
作者通过一个长生不老的传奇人物,经历欧洲六百年的历史过程,来阐述人生和“存在”的存在主义基本观点。
伊格纳托夫兄弟游击队(一、二、三部)(〔苏〕伊格纳托夫,李<SPS=0030>民译,60万字,〔一〕1.50元,〔二〕1.15元,〔三〕0.86元,上海译文)
一位老游击队员据亲身经历及其家人、战友们与德国法西斯斗争的回忆。
悲哀世代(〔巴基斯坦〕侯赛因,袁维学译,35万字,2.35元,上海译文)
历史小说,以印巴分治前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
新书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