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原版面
封一
书房一角
参见原版面
封二
孙顺临
外国书市
参见原版面
封三
三联新刊
伊丽莎白女王埃塞克斯伯爵 戴子钦译
收入三联书店“文化生活译丛”的这本书,是一部交织着男女恋慕之情和君臣权力之争的真实的历史。作者用写小说的手法,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及其臣下埃塞克斯两人的思想、性格、才能、作风,以及他们在政治上和感情上那种不寻常关系的发展变化,作了生动的描述和精辟的分析。本书是传记文学中的名著。 (1.70元)
怎样养育独生子女 丁钦译
“科学与生活丛书”第一本。养育好独生子女,不仅是家庭的幸福,也是一项社会责任。独生子女有着自己的特点,如有所忽视,势必造成不少麻烦。作者作为美国玛丽兰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分析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解决方法,并着重说明了独生子女的父母应注意的二十个问题和祖父母应注意的三个方面。(1.40元)
歌德与《浮士德》 晨 曦译
“读书文丛”之一种。《浮士德》伴随了歌德整个一生。这部伟大的诗篇,创作过程凡六十年整,在世界文学史上殊为罕见。本书考察作品从构思的产生到最初发表的全过程。悲剧中反映的生活观感和事件,作品形成的各个困难阶段、席勒等人在作品完成中所起的作用等等,均一一作了详细的考证。这是一部文学论著,同时也是一部文学作品。 (2.10元)
弗洛伊德和马克思 董秋斯译
这是三十年代的旧著。它曾反映当时出现的关于精神分析学的一场论争,提供了其中一方面的观点。这场论争事实上至今还未结束,因此,这本书里提出的许多问题仍然值得我们了解和探索。由于时代的限制,某些论点和实例已经过时,但它们并没有占据太多的篇幅;包含书中对精神分析学的通俗介绍,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对精神分析学所应持的基本看法,都是很可一读的。(1.15元)
维多利亚女王传 卞之琳译
这是美国著名的传记文学家斯特莱切所写的一系列传记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者据史料把这位女王及其左右王公大臣的面貌揭示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十九世纪下半叶,正是英国由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的“鼎盛”时期,这部传记虽非写英帝国的发达史,但透过女王本人的活动,却也揭示了当时英帝国的扩张野心。 (1.85元)
封四
1986年第10期,总第91期 - 目录
1986.10 十月十日出版
3 对马克思理论的再认识(读《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 沈国明
10 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对话(谈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张维平 伍晓鹰
20 科学的独立品格(读赵红州《科学能力学引论》) 纪树立
31 重刊潘光旦译注霭理士《性心理学》书后 费孝通
39 马丁·布伯和《我与你》(著译者言) 陈维纲
46 新尺度(评一年来的《文学评论》) 周介人
54 文明与愚昧的倒错(读《桃源梦》随笔) 叶 芳
61 生命的流程(为小说集《北方的河》而写)(著译者言) 张承志
64 创唯陈言之务去的新风(读《美国文学简史》) 董乐山
70 多余人?抑或理性的人?(谈谈加缪的《局外人》) 郭宏安
76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代性(析《罪与罚》) 王圣思
82 粗鄙——当代小说创作中的一种文化现象 蒋原伦
88 爱书者(书林一枝) 黄 裳
91 巧宦的自述(陈夔龙和他的《梦蕉亭杂记》) 李双璧
95 品书录
宏观史学的微观研究(吴怀连)——赫尔德及其文化哲学(李维武)——读《周扬序跋集》随感(华 然)——漫长的路(晓 丹)——两本新格律诗选(鲁德俊许 霆)——酒好不怕巷子深(叶祖孚)——剑门骑驴的西班牙诗人(王央乐)——旁出一径(赵丽雅)
108 读书小札
尼采、法西斯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谢伟民)
111 读书献疑
关于石涛(韩林德)
94 争鸣图(漫 画) 丁 聪
114 谈读书和“格式塔” 金克木
119 郑振铎与列宁格勒所藏敦煌文献(记西谛先生的一通手札) 徐文堪
124 文学作品与电影 董鼎山
128 海明威与未发表小说 朱世达
134 海外书讯
德罗斯纳《生命之路》(江小平)——《美国的清教徒——讲解性选集》(徐海昕)——琪奥弗雷·沃尔夫《天命》(叶 子)——短讯六则
142 战斗在赤道线上(读《流亡在赤道线上》) 许征帆
147 贝尔《工业化后社会的来临》新版序 丁学良译
158 读者·作者·编者
也谈宽容(程自功)
160 编后絮语
补 白
旧书商的经营诀窍(吴光伟,19)——关于爱德华八世(达 凯,38)——另一个“古代世界的黑格尔”(乙 丁,53)——读者与作者之间(吴希义,60)——本刊告白(113)——《<SPS=0532>史》的“<SPS=0532>”(黄山松,118)——关于“表现即艺术”(陈平原,123)——《旧籍新刊》话头尾(顾承甫,133)——《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46)
封二、三 书房一角(孙顺临摄) 国际书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