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原版面
封一
书房一角
参见原版面
封二
祖忠人
外国书市
参见原版面
封三
三联新刊
流亡在赤道线上 胡愈之 沈兹九
作者一九四○年到一九四八年曾流亡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与其他老一辈文化先锋战士在那里对广大华侨宣传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支持当地民族解放斗争,从事文化启蒙运动和终一战线工作,直至胜利后回到新的战斗岗位。本书是这一段历史的记录。 (0.79元)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傅 雷
这是一九三一年作者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和法文课的讲稿中的一部分。不但分析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十几位美术家和一些绘画、雕塑作品,同时接触到哲学、文学、音乐、社会经济、历史背景等等。“撷取外来艺术之精华而融为己有,则必经时势之推移、思想之酝酿,而在心理上又必经直觉、理解、憬悟、贯通诸程序,方能衷心有所真感”,这是作者对我国艺术家的希望。 (2.10元)
水泊梁山英雄谱 孟超文 张光宇画
初版于一九四九年。孟超作二十九篇小文,评介三十二位梁山好汉,借以歌颂革命的进步力量,抨击批判封建主义历史观点和反动势力。光宇为每一位英雄配了一两幅图像,“线条骨架,精神气韵,仍极动人”。这部“故事新编”式的小书,既有写实主义,又有浪漫主义,是一部难得的历史肖像画。(1.20元)
旧巢痕 辛 竹
这是一位诗人兼学者的小说体回忆录,自叙见闻涉及辛亥革命以后近十年,通过一个天真儿童在封建知识分子小官僚的家庭里所见所闻的家庭琐事和所受教育,反映出那一时期封建家庭的必然分化和衰落的命运,也是那时社会风习和文化的一个侧面的真切纪实。(1.85元)
展昏随笔 邵燕样
“今诗话丛书”之一种。作者阅读新诗、民歌、诗词及外国诗歌,随手记下感受和思考,他结合创作,谈编辑对自己的帮助,叙说改诗的得失,创作的甘苦,也直率地陈述对新诗创作和论的意见主张,作者“心里怎么想,嘴上怎么说”,“如促膝谈心,而不正襟危坐”。(1.85元)
封四
1986年第6期,总第87期 - 目录
1986.6 六月十日出版
3 文化气氛和文化开放 朱厚泽
11 宽容之道(读房龙的史话《宽容》) 陈奎德 陈佳德
22 “从身份到契约”:社会关系的革命(读梅因《古代法》随想) 梁治平
32 中国人眼中的斯密(近百年来变化的回顾) 周建明
37 开拓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新途径 (《中国文化之谜》(第一辑)读后) 罗竹风
42 历史的精神 精神的历史 (评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王晴佳
51 音乐美的哲学思考(读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 杨 琦
60 《潘汉年文集》序 李一氓
62 探求美而完善的精神(怀念朱光潜先生) 张隆溪
72 诗如何传达信息(古诗形态学研究设想之二) 金克木
80 莫言的意义 李洁非 张 陵
87 艰难的课题(著译者言)(写在《性格组合论》出版之前) 刘再复
91 桃源之梦的破灭(关于伯尔的小说《保护网下》) 倪诚恩
98 品书录
一颗不倦的灵魂(江晨)——科学发展的立体研究(张相轮)——关于胡适的“琐语短评”(谷林)——探索没有终止(廖学威)——作为历史过程的物理学(赵良庆)——叶灵凤的《香港方物志》(宗兰)
109 读书小札
天才的预见(郑朝宗)
漫画 本人一贯正确(31)——“沉重的翅膀”(59) 丁 聪
113 文化传统与文化意识 高尔泰
120 也谈墨辨沉沦的原因(与包遵信同志对话) 金春峰
124 哲学是反思(读书献疑) 孙月才
128 新凤霞的文章(书林一枝) 黄 裳
131 西方两大文学观与批评观的演变(托多罗夫两部近著的启示)陈力川
138 挣扎的犹太人的记事者 董鼎山
143 海外书讯
丹尼斯·皮雷奇斯《世界经济政治学》(倪世雄)——《世界博览会》《加拉帕戈斯群岛》(仲子)——短讯五则
149 “人类思想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布鲁诺传》书摘) 侯焕<SPS=1804>
160 编后絮语
补 白
哲学家与文章魁首(刘忆江,50)——提供一种新工具(韩曙,71)——郑玄和朱熹(辛竹,86)——弗洛伊德和黑格尔(辛竹,97)——参考文献(戴开元,112)——崔嘏系假珠代睛(黄震云,119)——老舍论翻译(蔡萌,127)
封二、三
书房一角(祖忠之摄) 国际书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