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二十周年合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民族性与世界性
优秀的民间传说,大抵具有世界性。它往往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绽开一朵朵艺术奇葩。布莱希特的名剧《高加索灰阑记》,据说是从中国元代戏剧家李行道的杂剧《灰阑记》移植过去的。而李氏的《灰阑记》却源出于古代希伯莱的传说。在民族传说相互间的长期影响和渗透中往往会涌出对峙的艺术奇峰。这样看来,民间传说实是联系东西方文化的纽带,它为艺术的世界化开创了广阔的道路。
然而具有世界性的优秀民间传说却并未失掉各自的民族性。相反倒是越具有明显的世界性,却越表现着强烈的民族性;这两者恰成正比。虽然吸收和移植了外民族的东西,但在吸收和移植的过程中却以各自的民族特色进行提炼、熔铸,大胆地作出艺术上的再创造。从《天方夜谭》中的所罗门王到《灰阑记》中的包拯;从《灰阑记》中的包拯再变面为《高加索灰阑记》中的傻法官无不打上民族的烙印,焕发着民族的异彩。
于是我们是否便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一个小小结论:民族性是世界性的基础,世界性是民族性的升华。
补白
陈百楼
本书由"
海阔故事汇
"收集整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