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在批评谁呢?郑子瑜先生在《中国修辞学史稿》(一九八四年上海教育出版社版)中引此语后写道:“刘长卿的‘春入烧痕新’句,宋吴曾以为语简而意尽,比那为人传诵的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好得多。王世贞评刘长卿的‘春入烧痕’乃是‘割缀古语,用文已陋,痕迹宛然,……斯丑方极。’其实,刘长卿是开元进士,白居易是元和进士,刘作此诗当早于白数十年,说他‘割缀古语,痕迹宛然’,那是冤枉的。”(第327页)显然,郑先生认为王世贞是在批评刘长卿,故尔他要为之鸣冤。然而,据我所知,郑先生恐怕错怪了王世贞,因为后者并不是在批评刘长卿剽窃他人,而是在指责他人剽窃刘长卿。欲明白这点,不妨先看看宋代李颀《古今诗话》中记载的一段故事:“僧惠崇有诗云:‘河分岗势断,春入烧痕青。’士大夫奇之,然皆唐人旧句。宗有师弟学诗于宗,赠宗诗曰:‘河分岗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偷古人句,古人诗句似师兄。’”(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又云此出刘<SPS=0466>《中山诗话》)惠崇是北宋有名的九诗僧之一,他作《访杨云卿淮上别业》一诗时,曾将唐人司空曙的“河分岗势断”和刘长卿的“春入烧痕青”一字不移地纳入其中。不仅如此,他还曾“自撰句图,凡一百联,皆平生所得于心而可喜者”,其中便有“河分岗势断,春入烧痕青”一联(见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九)。对惠崇这种窃古诗入己作还以之自矜的作法,当时人颇有非议,从上述故事即可看出这一点。这段故事在宋代诗坛上亦流传很广,记载它的除李颀《古今诗话》外,还有文莹《湘山野录》(卷中)、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八)等书,文字大同小异。明乎此,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王世贞原话,他所批评的“剽窃模拟”、“割缀古语”者是谁不就一清二楚了吗?
读书献疑
李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