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原版面
封一
国外版画
参见原版面
四骑士 墨菲作
访 波斯作
参见原版面
夕照 泰勒作
公鸡 顿尼克立作
封二 封三
墨菲/波斯/泰勒/顿尼克立
三联新刊
今诗话丛书
诗人的两翼 曾卓
诗人说:“收集在这本小册子中的长短不一、风格不同的文字,不能算诗话,也谈不上是讨论,都只是关涉到诗的散文而已”。这当中,有关于诗的看法和主张;读诗的印象与感受;关于诗的杂感随笔;也有自己诗歌创作的经历、经验和体会。对诗的内容、诗的表现形式、诗人的人格与诗格等,均有述及。
(一·四○元)
读书文丛
十二象 流沙河
在题为“诗中有画”的第一组文章里,作者按诗的结构把诗划分为画(描写)、说(叙述)两个部分,侧重谈诗中的画,也就是象(意象),并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例,谈诗人们是如何运用意象的。“十二象”为第二组系列文章,论述象征、兴象、喻象、拟象、隐象等,这些抽象理论作者讲得深入浅出,毫不艰涩。
(一·七○元)
将饮茶 杨绛
回忆著名学者钱钟书怎样写出脍炙人口的小说《围城》,写当年卫护“民主法治”的“疯骑士”杨荫杭的一生和学问,并告诉读者以因“女师大事件”闻名的杨荫榆鲜为人知的坎坷一生。《丙午了未纪事》则是作者对文化大革命的回忆。从一个“陪斗者”的亲历,映照出那个大劫时代的种种残酷和怪诞。
(一·三○元)
完美的人格——朱自清的治学和为人 郭良夫编
选收十九篇回忆文章。作者都是现当代知名学者和作家,均为与朱先生有过很深交往的友人或门生弟子。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具体入微地记叙朱先生所走过的道路。同时也论及他的道德、学问和著述。
(一·八○元)
艺术创作与变态心理 吕俊华
作者认为,艺术创作理论除了要重视和强调理性、意识和自觉性,也应探讨情感表现和潜意识的功能作用等问题。本书即从文艺心理学角度,举大量事例,论述艺术创作中的变态心理及理性与潜意识之间矛盾与统一的辩证关系等。
(一·五○元)
封四
1987年第10期,总第103期 - 目录
1987.10 十月十日出版
3我们的文化难题 金克木
6王孝廉《中国神话诸相》序(写在“神话热”冷却之后) 萧 兵
14扩张史家视野 顺应史学潮流(旧书新谭)(重读鲁宾逊《新史学》的思考) 赵世瑜
22 从行为研究到文化设计(著译者言)(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译后) 陈维正
32“在”的澄明(谈谈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熊 伟
38美的哲学历程(读鲍桑葵《美学史》) 邓晓芒
42两本“三百首”(编辑者言) 金性尧
47生命与社会的冲突(读长篇心理分析小说《隐形伴侣》) 鲁枢元
58透明的红萝卜(我读顾城的《黑眼睛》) 王 千
65《失乐园》二题(著译者言) 金发<SPS=0753>
76外国文学研究的全新角度(读《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王 宁
83“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人与小说”杂谈之三) 黄 梅
90克娄巴特拉传奇(门外谈史) 李文俊
102品书录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择优分配(平新乔)——我国学者的第一部中亚古代史(莫任南)——头白惟余一卷书(谷 林)——别具一格的专科辞典(赖谋深)——占尽风情向小园(曲冠杰)——再现多棱多角的历史(陈 辽)——开掘中国戏剧的艺术哲理(周育德)——科学与艺术的“并蒂莲”(顾国泉)——摧毁幻象(高 峰)
116读书小札
语言意识的觉醒及其他(钟海帆)——嘤嘤求友和与世相忘(黄世瑞)
120读书献疑
王世贞批评的是谁?(李样林)——周宪王·朱权·王关正续本(张人和)
31漫 画 丁 聪
123杜梅吉尔和比较神话学 陈彦
130钱德勒与管理革命理论(哈佛读书札记) 赵一凡
141法国文学奖漫谈 〔法〕M.勒穆瓦纳
143海外书讯
《中国和基督教的碰撞:文化的冲突》(杨纯洁)——辛茜娅·奥齐克的新作(叶 子)——短讯六则
150读书服务日之页
新书录(金 香)
158读者·作者·编者
也说倡优居处的称谓(谢重光)
160编后絮语
补 白
作家论读书(蔡 萌辑,13)——《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理 知,37)——“停担两头”别解(姚永铭,57)——鞭辟入里(张培锋,82)——本期国外版画简介(张守义,89)——“对音”种种(狄兆华,129)——也释郑谷诗格(钱公煜,157)
封二、三 国外版画
本期设计 丁 聪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