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原版面
封一
国外版画
参见原版面
比利时版画家法朗士·麦绥莱勒作品四幅
勒·芳古尼肖像
木刻家自刻像
参见原版面
杂闻
忧郁
封二 封三
法朗士·麦绥莱勒
三联新刊
文化生活译丛
艺术与宗教 〔苏〕乌格里诺维奇著 王先睿等译
人类历史上的艺术成果同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从历史学和艺术学的角度,研究艺术和宗教二者在各个历史时代、各种民族文化以及各种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相互关系。书中着重阐述了艺术和宗教的起源、膜拜艺术的特点、艺术与无神论的关系,并根据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做出相应的结论。
(一·六○元)
文化生活译丛
番石榴飘香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等著 林一安译
一九八二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现在受到中国文学青年的极大注意。本书力图具体详尽叙述这位作家的生平、创作实践及社会活动,对于了解作家如何博采众长,在艺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及研究“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都很有价值。
(一·二○元)
狄德罗传 〔苏〕阿基莫娃著 赵尔穆等译
十八世纪法国无神论者、唯物主义者狄德罗,是人类解放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和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杰出科学家、哲学家一起,用百科全书的形式对所有历史、文艺、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里的封建迷信、愚昧无知的观点进行批判,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做了新的阐述和论证。传记生动地叙述了这位思想家伟大光辉的一生。
(三·○○元)
情有独钟 〔美〕伊·凯勒著 赵合安等译
女生物家麦克林托克是一位美国科学“怪”。她终身不婚,只是对生物学“情有独钟”。她与所研究的生物“物我相忘”,发生深厚的感情,甚至在休息时耳边也总是缭绕着玉米的呼唤,小草的尖叫……。她的科学成就在美国遭忽视和冷落达三十年。一九八三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终于颁发给她,从此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
(一·五○元)
圆舞曲之王 〔奥〕普拉维著 潘海峰译
约翰·施特劳斯作为“圆舞曲之王”闻名于世,然而,他自己却不会跳舞。他是一个“维也纳欢乐的天才”,却从不在照片上露出一丝笑容。他三次结婚,一次又一次地被当作摇钱树。他既是革命者,又是保皇党……。全书以施氏家族为中心,在十九世纪奥地利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上,展示了一个与世俗相传完全不同的“圆舞曲之王”活生生的形象。
(一·七五元)
封四
1987年第11期,总第104期 - 目录
1987.11 十一月十日出版
3语言和文化传统(申小龙《人文精神,还是科学主义》读后) 张汝伦
13倾听德国性灵的震颤(读刘小枫《诗化哲学》) 刘 东
20 探索历史的复杂性(读韦伯《世界经济通史》) 陈晓平
30 从儒家文化到近代理性(评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 吴予敏
37王静安的文化心态及其启示(《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读后) 赵士林
42《人比月光更美丽》后记(著译者言) 胡乔木
47冒险的叙述和对阅读的挑战(《瀚海》散谈) 汪 政 晓 华
55过去时代的“本文”(评胡适的《白话文学史》) 孟 悦
61 道德与死(读德·波伏娃的两部哲理小说) 陈宣良
68“我痛恨所有的神灵”(谈《普罗米修斯》的渎神意识) 林亚光
75《系统美学》和文艺研究的整体化 程 麻
82“蛙跃古池内,静潴传清响”(谈芭蕉俳句中的禅趣) 张 石
88杂花生树 自成一家(《龙门阵》的民俗特色) 刘中桥
93关于周亮工(书林一枝) 黄 裳
98 品书录
近代中国人的环球之旅(孙小著)——“面向世界”的良好开端(戴问天)——文化杠杆与世界困境(穆光宗)——辨明与廓清(顾国泉)——寂寞的生涯和美的境界(谷 林)——书城掌故 嘉惠学林(诸伟奇)——古代印度智慧的结晶(黄宝生)——第三领域的新探索(邹广文)——关于希特勒的传记名作(朱忠武)
114读书献疑
苏词“捋青捣<SPS=2185>软饥肠”句正解(程芳银)——《世说新语笺疏》纠谬(乐 闻)
74不出或少出书的“原因”(漫画) 丁 聪
117不成熟的日本文化论 陈敦秀
127卡赞扎基的自由悲歌 〔美〕刘耀中 高 澄
132编辑·作家·风格 董鼎山
138海外书讯
萨特笔下的精神分析(罗志强)——贝娄新作《再遭情变》(叶子——短讯三则
144再谈来自拉美当代小说的启示 文 刃
151读书服务日之页
新书录(金 香)——新书目
158读者·作者·编者
《我观禅宗》补说(陈嘉冠)——金岳霖先生与平板三轮(吕叔湘)
160编后絮语
补 白
学术天下公器(宗 立,12)——说“逍遥”(石鹏飞,29)——更正(81)——月有丛云花有风(一 知辑,87)——“香山<SPS=0315>里巴”辨正(费成康,126)——“扒灰”溯源(熊盛元,131)——本期国外版画简介(张守义,143)
封二、三 国外版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