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鲁迅《致钱玄同》的信中曾论及此书,摘录如下:“尝闻《醒世姻缘》其书也者,一名《恶姻缘》者也,孰为原名,则不得而知之矣。间尝览之,其为书也,至多至烦,难乎其终卷矣,然就其大意而言之,则无非以报应因果之谈,写社会家庭之事,描写则颇仔细矣,讥讽则亦或锋利矣,较之《平山冷燕》之流,盖诚乎其杰出者也,然而不佞未尝终卷也,然而殆由不佞粗心之故也哉,而非此书之罪也夫!……”
二、《中国小说史略》写于一九二四年至二五年间,而胡、徐的“吹捧”是在一九三一年,所以这“混水”原是“搅”不到一处的。再者,为胡适等“全力吹捧”的何止《醒世姻缘传》?可是象《红楼》、《水浒》等书,鲁迅先生却从不“置身局外”,这又作何解释呢?
我读书不多,不能穷其究竟。从鲁迅先生致钱玄同的信来看,则似乎是由于鲁迅先生不曾读完此书,因此不对之遽作评判(以鲁迅先生治学的严肃、谨严,这是可能的)。然而为什么“未尝终卷”呢?鲁迅先生自己说是“粗心之故”,真是如此吗?又为何“粗心”呢?这一连串的问题,有待人们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补白
福州八中 许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