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原版面
封一
国外版画
参见原版面
亮亮技 修挺作
新的诞生 布娜拜作
参见原版面
教堂 居士曼作
黛绿年会 奥侃诺作
封二 封三
布娜拜/修挺//奥侃诺/居士曼
三联新刊
雪泥集(巴金书简) 杨苡编
五十年前,抗日战争前夕,一个十六岁的学生杨苡给巴金写了封信,倾吐自己的苦闷与幻想。巴金给了她回信。从此,开始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通信。这些信件,记载了一个被人们尊敬的作家同一个青年之间的友谊。杨苡后来也走上了文学的道路,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学翻译家。 (一·○○元)
熊瑾玎诗草
熊老青年时代投身革命。自五四运动始,他半个世纪以上的生活与中国革命共沉浮。他既是革命者,也是诗人。这些诗作“意境高尚,情趣盎然,亲切平易,雅俗共赏。”是他革命一生的精神写照,表现了他对社会主义美好前景的向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停地行进在革命道路上的老人热情磊落的内心世界。”
(一·八○元)
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 浦江清
浦江清先生是我国老一辈文学理论家。《清华园日记》记载了他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在清华大学任教的生活。《西行日记》则记录了一九四二年由沪返滇及在昆明生活的情况。作者所接触的多是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文化界知名人士,所记史实极富史料价值。 (一·五五元)
睢水十年——四十年代在国统区的生活 沙汀
作者曾在国统区生活斗争。他回忆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广泛联系文化界人士,坚守进步的文艺阵地的往事。同时也描绘了四川社会的风习,各色人物形象,记叙了他创作长篇小说《淘金记》、《还乡记》和其他作品的经过。 (一·六五元)
我国货币政策 杨培新
我国应当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这是当前人民群众,尤其是经济工作者所一致关心的问题。作者对这些作探讨、研究,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不能盲目照搬西方,更不能沿续苏联模式及其信货计划体制,而是要改革财政金融体制,控制货币需求,有效增加供应,从而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相互适应。这些观点,对有关研究思想是有益的。 (○·九三元)
封四
1987年第7期,总第100期 - 目录
1987.7 七月十日出版
3一部值得重视的书(读阿克巴尔《中国纪行》) 季羡林
7从“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从卡西尔的《语言与神话》谈超) 甘 阳
17古代康德与近代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读后) 郭小平
26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对话·动态均衡(谈卢因的《苏联经济论战中的政治潜流》) 伍晓鹰 张维平
38读《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 陈岱孙
40文明、法律与社会控制(《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法律的任务》读后) 梁治平
47《十七世纪英国文学》书后(著译者言) 杨周翰
52超越于死亡之上(评马尔罗《王家大道》) 柳鸣九
62麦克尼斯。司各特·麦克迪尔米德(读诗随笔之七) 王佐良
70史家笔法与诗家风度(关于黄子平与《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李庆西
79唐诗语言的“诗化”及其启示(读林庚先生《唐诗综论》) 商 伟
88水流云住 神与物游(读刘旦宅画集谈静美) 林 锴
95品书录
还巨星以本色(郭孟良)——多方位多角度的立体透视(王兴斌)——探解永恒的谜(梅俊杰)——执其机而用之(达 生)——“性格人”辜鸿铭(萧 文)——有序与多元的文学历史(汪 晖)——重建现代剧场艺术的构想(杜清源)——一个哲学寓言(如 一)
110读书小札
印度艺术里的精神(罗艺峰)——谈“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胡晓明)
115读书献疑
“法老”、方尖碑及其他(郭 黎)——《南词新谱》的初刻时间(欧阳代发)
51无 题(漫 画) 丁 聪
117订“扬州鹤” 韦明铧
126语言就是语言(读海德格尔晚期著作)(西书捃华) 赵越胜
134《批评生理学》:大师的批评 郭宏安
140法国“新小说”两大师(萨洛特与霍布—格里耶) 董鼎山
145海外书讯
管窥文学批评中的“历史主义”(徐海昕)——契诃夫其人(叶 子)——短讯六则
153读书服务日之页
新书录(金 香)
158读者·作者·编者
《读书》的“下一个”(孙小著)——《无声戏》即《连城璧》(王 若)
160编后絮语
补白
出版古籍的三点建议(<SPS=0348>,6)——“破镜”与“重圆”(沈 欣,25)——《走向未来丛书》第四批书目(46)——“鸳鸯”喻义异谈(吴九成,61)——苏轼的曲喻(王依民,87)——“不言出奔,难之也”(亚平,94)——本期国外版画简介(张守义,109)——在书斋里发见庙堂(吴希义,125)——三“寸”(顾承甫,139)—一是个好办法(姜云生,152)
封二、三 国外版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