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为西方国家的交通提供了很大便利,可是很多人认为在高速公路上驱车并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戴维·博罗德斯利(David Brodsly)近著《洛杉矶的高速公路》(L.A.Freeway),对此进行了研究。
洛杉矶的高速公路,具有典型性,它“几乎独立扩大了可以接触到的范围,因而扩展了很多人心目中的都市环境。”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不必与他人交往,可以保持一种特有的独立性,兴许还能在繁忙、竞争剧烈的社会中获得一丝悠闲,可能会产生一种在公园散步时得不到的那么一种自在。这一点影响着成百万的美国人和在美国生活工作的人,构成一个现代化社会和大都会气质的一部分。
从另一角度看,高速公路是一种公共艺术,它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定 义,不再把艺术局限为某个人某个团体的创造。这种公共艺术,产生于社会,从需要、构思、设计、施工到使用和欣赏皆出于社会和集体。洛杉矶的高速公路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政治上的曲折经历,逐渐地呈现出现在的样子。这也是艺术。只有这样的公共艺术,才能体现重大意义的社会价值,才能揭示一种文化的信仰和愿望的核心。
作者还阐述了高速公路作为人造艺术与自然景色的关系,并认为高速公路也是一种美学结构。
在《社会底层的人》一书中,肯·奥列塔向读者提出了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问题;什么造成了社会底层人们的贫穷,作者指出,书中提到的社会底层的人们包括犯错误而退学的学生,吸毒者,领救济金的母亲和刑满释放犯,他们的贫穷并不如一些人所言是简单地因为缺少就业机会,或早已囊空如洗,而是由于一种被称作贫困的精神状态。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种精神的贫困所表现出的是缺乏起码的自尊心,不愿承担责任,惧怕同外界打交道,等等。
作者认为,目前对这个社会现状有三种应当克服的弊病:一是把社会底层人士贫穷问题归于社会,二是将这个问题归咎于穷人,三是一部分人不断制订计划又不断推翻,而不认真考虑新订计划的效果。
美国经济学家吉福德·平肖著《企业内部化》一书,其中提到,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界和企业管理人士中流传起“内部企业家”这么个词。这个词指的是在原有公司内部开展新业务的人,它之所以被人们接受,是因为支撑美国和世界大部分地区经济复苏的不仅是新开办的公司或企业,而且在老公司和企业中提出的新意见,创造新产品的方式也起着作用。新时期的企业管理革命冲破了企业的一些传统清规,股份公司这类的经济集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形成。但是而属于公司生命线之一的市场力量却往往在这些公司内部遭到反对而天折使新的方式得不到实施。久而久之,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浓厚官僚气的大企业停滞不前了。它们的瘫痪使新创的企业有机可乘,它们迅速跟上了社会的发展,于是汽车制造业取代了马车制造业,微型集成电路片战胜了电子管……。最新的革新者比旧的革新者更高一筹,他们管理有方,不再那么重视有系统地开发新产品,而是给那些成败未定的革新者以权力去推行他们自己的计划。同是主管人员有了新的责任:更多地把类似市场力量的因素适时地引入公司,并且想法为使偶然发生的革新或创造变成必然创造条件。这种由偶然向必然发展的条件之一是给革新成功者以足够的自主权,允许他们动用大定额的资金,这样不致使那些成功的内部企业家,为成功之后又得从头开始而感到沮丧,也可以给公司留下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海外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