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最大特色是资料搜集比较完备,考订精审。其正文三卷为《无题》诗之会校、会注、会笺、会评。会校以《全唐诗》为底本,校以涵芬楼影印明嘉靖本、木石居影汲古阁《八唐人集》本、钱牧斋写校影宋本、程梦星重订东柯草堂初刊本、《李义山七律诗解》郑振铎藏雍正初刊本,以及纪晓岚《点论李义山诗集》镜烟堂本等计十八种版本,大多为坊间难得一见的善本诗集。会注计辑郝天挺、释道源、陈帆、朱鹤龄、吴乔、钱朝<SPS=1969>、朱彝尊、何焯、杜庭珠、程梦星、姚培谦、冯浩、章燮、陈婉俊共十四家。而会笺会评则取自五代北宋至于清末民初(断至一九一九年前)一百二十家一百三十种著作。其中如《锦瑟》一首,即荟集了七十家一百多条评笺文字,举凡咏瑟说、令狐青衣说、悼亡说、自伤身世说、诗总序说、伤唐祚说、情场忏悔说……等等,无不赅备。同时,由于按时间顺序排列,又极便读者了解名家所解之先后、各种观点之首创年代,及衍变、发展、扬弃的情况。
其次,作者在会校、会注及集笺中所作数百条按语,卷末辑笺义山与令狐之交往诗、与妻王氏之恋情诗等五十首,时出新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如学者引用清人何焯、朱彝尊、纪晓岚评语,每据同治广州<SPS=0036>署书局沈厚<SPS=0209>辑本。其实沈本误辑误植极多。或据沈本以为程湘衡主悼亡说、何焯主诗总序说,均讹误。作者详考《义门读书记》诸版本,对照沈辑文字,指出主悼亡说为明季诸生钱澄之而非程湘衡,主诗总序说为程湘衡而非何义门。又如卷末笺《西溪》云:“诗以‘怅望西溪水’而兴悲。‘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是面对西溪发为痴语以寄情思。若云:汝西溪之水若于人间而流,则使余从而到海;若流于天上,万勿为天河银汉而阻我之会……朱(鹤龄)笺云:‘从到海,以其有朝宗之义;莫为河,以其隔牛、女之会。’上句解,非,下句是。故纪昀《抄诗或问》云:‘上句以朝宗为解,则添出枝节,横隔语脉矣。’屈复笺:‘此时流去只可到海,且莫为河飞归天上,使我不得再游也。’有所意会,未切也。”作者通过按语形式,笺义山诗而兼评旧笺,每中肯綮。《集》中似此甚多。
第三,卷末附专论三篇五题,详考李商隐与女冠宋华阳、洛中里娘柳枝以及茂元女王氏之恋情甚悉,以为“《无题》之什,直写爱情者多,实有寄托者少”,也成一家之言。
据卷末附记,知书稿校于一九八二年四月,故此后新发现资料也就未能尽辑。如郝世峰辑清人姜炳璋《选玉溪生诗补说》(一九八五年四月南开大学版)其中《无题》、《锦瑟》诸评便未及采入,似可于重版时录补。
李商隐《无题》诗历来见解不一,作者广搜博采,罗列诸家见地,使读者可以由此备见古今论断,确为惨淡经营之作。正如朱东润先生《序》中所称:“《李商隐无题诗校注笺评》是一部极有意义的著作”。
(《李商隐无题诗校注笺评》,黄世中集笺,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九月第一版,3.80元)
品书录
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