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愿望总想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这大概是人类共有的心态吧。然而人世间的事情往往并不照着人的意愿而发展,即是说社会的发展并不以人们的道德观念为准。于是,人们对上天赏善罚罪这种思想提出了质疑。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不无感慨地说:“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旧约·约伯记》里的约伯更向上天发出疑问:“恶人为何存活,享大寿数,势力强盛呢?”
为解答这个问题,宗教家提出了他们各自的理论。耶稣向人们的允诺是“天国”;而佛陀则提出三世轮回,把幸福寄托于“来生”。这样的解说,至少从道理上被接受了下来,自然律与道德律便也得到了统一。
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也许就是这样形成的吧。
补白
李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