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原版面
封一
集思
鲜于陶知南阳,建集贤馆,广招贤士,以收集思广益之功。
初,人咸谓陶善纳忠言,趋之若骛。未几,贤人星散,避之若虎。
有好事者询之曰:“昔日趋之,今日避之,有说乎?”
答曰:“为君道之。陶日一至集贤馆。至则滔滔述己之方略。以颂陶之方略为能事者,谓之大贤;以复述陶之方略为能事者,谓之二贤;指疵摘谬,欲为修订者,陶谓之次敌;自定方略,另作主张者,陶谓之大敌。大敌必欲甘之虎豹,次敌亦欲放之四裔。是以门客星散,唯数陋儒,日伴陶絮絮也。”
问曰:“既不欲纳言,集贤馆建之何用?”答日:“邀集思之名耳。名位名位,因名设位,有名即有位。此飞黄腾达必有之功课也。”
封二/新百喻
陈四益/丁聪
读书文丛
墨磨人 柯 灵 4.50元
红楼启示录 王 蒙 5.20元
在语词的密林里 尘 元 4.50元
乡愁的理念 董 桥 3.60元
这一代的事 董 桥 即出
英诗的境界 王佐良 4.40元
心智的风景线 王佐良 即出
未晚斋杂览 吕叔湘 即出
文心文事 陈乐民 即出
歌德与中国 杨武能 4.30元
周天集 室利阿罗频多著 梵 澄译 3.10元
金色的凤凰 布 雷金著 范国恩译 即出
这是《读书》编辑部为广大好书的朋友编印的一套小丛书,所收文字,有的曾在《读书》发表,有的首次问世;不少是中国学者的著述,偶有少数译品——但不论如何,大多与《读书》杂志风格相近,意趣相仿。可以视为《读书》的扩大,也可当作《读书》的补充。因经济关系,近一、二年出版较少,今年筹得资金,即出十二种。书名列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各地新华书店有售
如在当地书店未能购得,可以向后列单位邮购:
三联书店发行部:北京(100706)朝内大街166号
三联书店郑州分销店:郑州(450002)一○七○七信箱
(文化路北段)
封三
三联新刊
我与兰登书屋 〔美〕塞尔夫 陈瑞兰等译 5.95元
兰登书屋在文化、出版机构林立的美国站稳脚跟并作出成绩,应归功于领导者的文化情趣兰登从初建到拥有众多的知名作家、优秀的书目和在国内外读者中建立信誉,也正是塞尔夫这位致力兰登事业四十余年的领导者的业绩所在。这位出版家在本书中回顾了他发展兰登书屋的全过程。
人与事 〔苏〕帕斯捷尔纳克 乌兰汗译 6.60元
帕斯捷尔纳克是苏联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的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化现象。他的性格耿直古怪,经历坎坷,命运多舛。他的创作高雅深奥,几十年来关于他的争论时起时伏,从未中断。本书所收帕斯捷尔纳克两篇自传随笔,叙述了他的家庭和周围的人,为解开帕氏之谜提供了可贵的材料。
墨磨人 柯 灵 4.50元
作者一九八一年以来部分文字的结集。有为名家巨匠的选集所作的序,有读书兼及论人的书评,有对故人真挚的记述……这些文字,往往由文及人,由人及业,间或抒发新的感怀,具有特殊的风格。
冷热集 剑 曹 3.40元
作者系泰华著名作家。本书所辑的小品文,往往在短小的三五百字作品中,谈天说地,评古论今,或嘻笑怒骂,或滑稽诙谐,给读者丰富的娱乐享受和广博的知识之外,还会在字里行间告诉大家一个这样或那样的观念,让大家深思回味。
封四
1991年第12期,总第153期 - 目录
1991.12 12月10日出版
3融贯中西 通释古今 李慎之
14三松堂断忆 宗 璞
19纪念欧阳竟无大师 金克木
23我所知道的萧乾(A Parody) 李文俊
29天演=进化?=进步?(重读《天演论》) 林基成
39起源与目标 季桂保
46“死而上学”的沉思 东 雪
54何谓“哲人” 江 怡
59“恋母情结”的证伪 萧国亮
66成功来自勤奋的实践 贺皆成
70“群情尽望春”(关于《号角与火种》) 文 葆
73理性的冷静与冷静的理性 贺承军
79看闲书二题 张中行
87从哲学方面说“读书明理” 叶秀山
96命运三重奏:《家》与“家”与“家中人” 黄子平
104话说这碗“粥”(欲读书结) 王 蒙
107说破狗熊惊杀人(域外说书) 桑 晔
110瓜饭楼上说金庸 冯其庸
114“持续”与“汇合”(《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大陆版序) 黄仁宇
120德国与中国(《德国文化丛书》前言) 孙志文
124品书录
说《稀世之鸟》(管卫中)——走出“深刻”(于飞)——三利用途(王依民)——“选析”一家言(郁离)——现代发展理论(文白)——让人真正成为“人”(黎辉)
133读书小札
生命不堪承受之重(施康强)
137辛格生前最后一本书(西书拾锦) 冯亦代
142安东尼·鲍威尔:英国的普鲁斯特(远眺巴黎) 吴岳添
143当大学教授的方法(东瀛孤灯) 李长声
106、158新百喻 陈四益 丁 聪
151读书献疑
“捶”还是“拽”?(楼适夷、朱 正)
152《读书》书名索引
159编辑室日志
补 白
读毛泽东《致田家英》(宏图,13、95)——“善恶报应”(李雪涛,22)——三联书店郑州分销店邮购书目(38)——辗转征引一误(丁香,58)——更正(78)——这“耆龄”不是那“耆龄”(远志,86)——“劝学”(胡漠察,103)——雨窗欹枕更何人(陈朴,113)——《万首论诗绝句》(王之,132)——《爱是一棵月亮树》(大东,141)——关于何煌(白菘,157)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