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本书极为注重藏家印鉴,所记远较其他藏书家辞典为详。藏家印鉴有助于查考书籍流传端绪,于考订版本、鉴定年代极有裨益,叶昌炽撰《藏书纪事诗》及王大隆补正叶昌炽原著都留意于此。然而近年所编辞书疏于记载印鉴,例如徐渤、查礼、江德量、许乃普等皆系名人,但《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未著录其印鉴,本书则记出多方,极便于读者查考,可谓本书一大特色。
举此两点,即可见本书材料丰富,便于查考,确为图书文献工作者案头必备之书。当然,中国藏书传统虽称久远,但记载不多,史学研究尤感缺乏。文献中论及此道,时有疏失,本书亦有反映。姑就翻阅所及,随记若干则如下,就教于编者及读者。
本书对近年史学研究成果吸收似有不足,较之《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则有逊色。例如本书19页“毛<SPS=0411>”条,246页“季振宜”条都缺卒年,306页“贺涛”生卒皆无,307页“钮石溪”条未据近人考证定其人为钮纬(字仲文),皆不及《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
此外84页“江藩”条既注其生卒为“一七六一——一八三○”,又云其藏书于乾隆乙亥、丙子间易米以尽,未悟所叙年代龃龉(参看本刊今年二月号林夕“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一文的考证)。119页“刘毓盘”条记其生卒为“?——一九二八”,按:据《词史》卷首所载查猛济序文,刘氏生于同治六年——惟查氏云刘卒于民国十六年则误,刘氏确卒于一九二八年。246页“季锡畴”条记其生卒为“?——一八六○”,按:此系旧时揣测之词,实误,据叶裕仁所撰季氏传文,则季卒于同治元年二月,年七十二。267页“岳珂”条卒年“一二三四”,亦从旧说而误,其实岳氏一二四一年尚在世。又,此条记岳珂著有“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更是讹传已久的历史误会,本刊去年已多次论及此误。284页“胡文楷”条未注生年,按:胡氏《历代妇女著作考》一九八五年版后跋署年为一九八四年十二月,“时年八十有四”。287页“胡思敬”条无生卒,且误作“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进士”,不及《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详确。
本书某些条文(例如李士<SPS=0550>、许乃普等条)所述行实及于政务,与藏书关系不大,甚而记出所藏某书卷数、册数,过于琐细。“祝华封”等条转录《琉璃厂小志》,“余仁仲”条详录乾隆上谕,均觉过繁,作为辞书,应予精简。
书中亦时有误字,尚需精校。如108页“许叶<SPS=1071>”条,“<SPS=1071>”应作“<SPS=1071>”。本书又云此人系叶九来之女,许心<SPS=0411>之妻,若然则应以“叶<SPS=0536>”立条,以往虽有妻从夫姓之事,但书刊著录女子姓名一般不用此例。202页“又有叶调笙手抄释淡归编《行堂文录》”一句应改为“……释淡归《遍行堂文录》”,释谈归即南明之金堡,入清遁入空门,其文集名为《遍行堂集》。同页“张秋塘”条,“明昆山人”之“明”应改为“清”;又据王大隆《藏书纪事诗补正》,此人名庚。298页“查礼”条,“汝水中谱”之“中”应作“巾”。323页“徐勃”条,“勃”应作“<SPS=1072>”。此外所见尚多,略举数端,以概其余。
本书虽收录家数最多,但与《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互有参差,后者亦有若干条目不见于本书。二书共有之条目亦有详略之别,使用时可以参阅比较。二书虽皆有功于学人,但误字、疏失亦复不免,读者不可不知。本文于此无意苛求。以往视藏书为小道,不为学人所重,以致记载缺乏,讹谬屡见。例如《艺风藏书记》卷七引明何良俊《类编草堂诗余序》,误将“顾子汝所”节为“顾子汝”,本书不察,据以收入“顾子汝”一人,其实此人名为顾从敬,字汝所。前人题跋中每多此类不经意之失,当今编辑辞书时,偶有失慎,即成巨谬。个中甘苦,恐非局外人所知。
(《历代藏书家辞典》,梁战、郭群编,陕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月版,9.70元)
品书录
慕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