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本书收录词人作品一律不注出处,读者无从得知作品的真赝和文本是否可靠,也就无法依据。古人辑录前人作品,开始是一律不注出处,到清初编《全唐诗》等仍然如此。但从清代乾嘉以来朴学兴起,风气逐渐改变,当时辑佚之作一般都注明所本。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中所刻前人词集,凡有补辑必注出于何书。清末民初王鹏运、朱孝臧等刻词不仅如此,更加上精密的校勘。本世纪三十年代赵万里编《校辑宋金元人词》开始注明词籍的版本,唐圭璋辑《全宋词》已经改变了《全唐诗》的旧例,一律注明所据及版本。此后凡辑录前人作品无不如此。本书独不依此例,应属倒退。
书中一律不注出处,书后却附有引用书目,也令人不解。因为,既然书中并未注明引用何书,读者也就无从查考这些书是否引用过,以及在何处引用过。尽管书目中列出许多书名和同一种书的若干不同版本,但读者仍然可能怀疑辑者是否确曾引用过甚至确曾看过那些书和那些版本。因为只要大略一阅,就会发现一些令人大惑不解的问题,例如粤雅堂本《乐府雅词》何以是三卷而不是六卷;李祖年圣译楼本《梅苑》何以是排印本而不是刻本(与《全宋词》卷首引用书目同误);《花间集》的各种版本跟张璋、黄<SPS=1088>合编的《全唐五代词》后附的书目所列相同,连其中的错误也相同(例如明第一桢本是万历庚辰而不是庚申;又,明汤显祖评本为十卷且为万历庚申本,雪艳亭活字本为十卷,都不知于何处获见);《草堂诗余》的各种版本则与《全宋词》卷首的引用书目几乎完全相同。此外,更令人不解的是,引用书目中有胡延撰《<SPS=1475>刍词》五卷、周岸登撰《蜀雅》十二卷,既见原书,何以书中只收胡延词五首、周岸登词六首,而且几乎完全录自叶恭绰的《全清词选》。
由于不注出处,书中辑录的作品就不能用作学术研究的资料。例如本书第11页所收唐代无名氏词二首,下注“姓氏生平不详,今存词二首”。好像唐代有一位失去姓名的作家写了这两首词。而且既然不详其姓氏及生平,定其为唐代蜀人就需要加以说明。因为这两首词是不是唐人所作已经难以断定,确定它们出蜀人之手就更少根据。《全宋词》中已经辨证为误入之作及小说话本中依托鬼神和依托宋人之作,为了博取待考,虽然不妨收入,但应加说明。例如本书第256页收苏雪坡词一首,王仲闻早已指出它是姚逸(雪坡)之作。本书第176页所收宋媛词,《全宋词》已注明系《云斋广录》依托狐女之作,本书则说宋媛是蜀女,不知有何根据证其为实有之人。本书第166页收飞红词,第167页收王娇娘词,这些小说中依托宋人之作不加任何说明,跟历史上实有的作家和实有的作品平列,如何取信于人?
本书另一个明显的缺陷是词人词作的缺略。目前已有《全唐五代词》、《全宋词》和《全金元词》,只要把其中蜀人之作抄出即可。然而本书也有失误之处,如《全唐五代词》第287页有文珏词一首,本书失收。此词《全唐五代词》据《花草粹编》收入,其实最早见于《全芳备祖》后集卷十一,词后注“西蜀文珏”,文字有异。这三种书都已列入本书的引用书目,可见本书三处皆失检。而第160页录苏养直的《鹧鸪天》断句,并注“苏养直(生卒年不详),名伯固”,则更失之眉睫。因为苏养直即人所熟知的宋代词人苏库,澧州人,是苏伯固之子,本书所收的断句恰在苏库的后湖词中。
明清两代词全集迄今尚未问世,因而目前辑地方词全集的工夫都在明清两代。本书的严重缺漏也就集中在这两代。明代部分几乎完全照录姜方<SPS=0972>五十多年前出版的《蜀词人评传》的内容,其中还有误收。如方于鲁词本书只收一首,其实方氏有集传世,附词十首。另外,方于鲁是安徽歙县人,并非四川新都人,不应收入。歙县地属徽州,徽州三国时属吴地,名为新都。所以后人往往称徽州为新都,例如方于鲁同时人物屠隆在《墨苑序》中说“新都制墨者无虑百十家,今以君房为第一”。当年赵尊岳看到书中称方于鲁为新都人,未悟这是徽州的古称,在《惜阴堂汇刻明词提要》中误以为“四库书目提要、千顷堂书目、静志居诗话并作歙县人,当是其原籍”。本书则以四川新都当之,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遗漏出在明代或者清初也许因传本难得,未加寻访,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晚近词人作品也有大量遗漏,甚至辑者分明已知道其人有词集行世,而且已列入引用书目,仍然只从《全清词钞》、《蜀词人评传》等选本中抄录,上文提到的周岸登和胡延二家就是如此。甚至还有明显的失误,如第924页的张丙炎与第933页的张丙廉其实是一人误分为二,而且都是据选本抄录。第754页收杨易霖词,注明“生平不详”,次第则在同治前后。按词坛熟知杨易霖有名著《周词订律》,其师邵瑞彭为之撰序备加推崇,一九三七年开明书店印行。即使不知道他是三十年代词坛上的活跃人物,那么从本词所收的词咏“故宫”,自注并有“丙子孟春本师邵先生以所和遗山《鹧鸪天》词见示,并命赓和”等语,也可以想到当时已入民国,所和《鹧鸪天》就是邵瑞彭的《山禽余响》词四十五首(按:此集《词学》第四辑已转载),不应出现这种失误。
由这些问题和失误可以看出辑者所见文献其实不多,引用书目所列严重失实,大多抄撮手头现成材料,用力不多。谓之“全辑”,名不.副实。但愿再版时能彻底增补修订,以期不负《历代蜀词全辑》一名。
(《历代蜀词全辑》,李谊辑校,重庆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六月版,22.50元)
品书录
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