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到 订不到《读书》
怎么办?
“三联读者服务系统”可以为《读书》爱好者服务:随时办理零购和订阅《读书》杂志业务。一九九四年,每期2.60元。全年订费31.20元。预订及另购均不另收邮费。
“三联读者服务系统”地址
北京100077崇文区永定门外三元街17号
电话:7218093
广告
三三四四
卢梭就在日内瓦建立剧院的问题给达朗贝尔写了一封信,译为中文长达十来万字,现在出版了中译本(《论戏剧》,王子野译)。达朗贝尔并非藉藉无名之辈,在他编的大百科全书里写了一个《日内瓦》的辞条,居然引起卢梭那么强烈的反应。卢梭对他极为敬重,而且他还高度赞扬过卢梭,但是,卢梭说,“真理和正义是人的第一天职;人类和祖国是他的第一眷恋”,因此,对个人的敬重不应压倒天职。卢梭其人其事如何评价,自有专家置论,仅就这件事而言,不由得人们不敬重。
卢梭所做之事,从雅处言,是“文化批评”,说得粗俗,无非是“说三道四”。与自己未必相干之事,偏偏要“说三道四”,多管闲事,这是文人即知识分子的长处亦是弱处。然而如卢梭之流已认定此乃“天职”,实亦无可如何。无论爱者仇者,只有听之任之了。
卢梭一班为文,在我们今天看来,尚有一病,即为“不三不四”。一封信长达十万言,已属荒唐,文中东拉西扯,而且皮里阳秋,认真索隐起来,颇有不少题外之话,倒让后人可以靠做追索工作谋得“职称”之类。但是,也许也是文人夙习,读来倒反觉有趣,胜似看“鄙职”卢梭致某权威人士的几纸八行笺。编杂志要靠文章有吸引力,所以我辈更是百读不厌。
“说三道四”,“不三不四”,编刊之道,在于此乎?
编辑室日志
1994年第1期,总第178期 - 封一
(参见原版面)
封一
读经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引得关心世道的君子开出了疗世神方。方中的奇药,便是“读经”。
中华文化,灿烂悠久;经书煌煌,孰堪与俦。青年人若能正心诚意、修身齐家,读经穷理,岂不天下大治?
真是妙语解颐。我们自古便有《春秋》决狱,《孝经》退敌,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高论,看来又有了当代传人。
不过,我有些疑惑。姑不说这些无人能全部读懂的经书,是否能引起青年人的兴趣,就是举国读经,又怎样呢?两千多年了,不是一直在读吗?多少人皓首穷经,老死牖下。中国是越读越好呢,还是越读越糟?若是这些经书真能治国平天下,中国早已不是今天这副样子!
至于说到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我劝提倡读经的时贤,先去看几部并不难读的书:《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海上花列传》。
那不是尽写贪官污吏、淫娼赌棍的么?不错,但书中所写的时代,正是读经的时代。诗云:
忽闻海上有仙方,
能合长生不老汤。
汉武秦皇寻未得,
痴人自犹梦黄粱。
封二
陈四益/丁聪
国学丛书
(第二批)
古籍的阐释 董洪利著 8.10元 古典兵略 史美珩著10.00估价元
象数与义理 张善文著 8.10元
大哉言数 刘 纯著 11.00元
墨学通论 孙中原著 8.80元
⊙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融汇当代国学研究成果,以深入浅出的形式,介绍国学基础知识,展现传统学术固有风貌及其在当代世界学术中之价值与意义。
请到当地新华书店征订、购买,
本社发行科有售。
封三
1994年第1期,总第178期 - 封四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 顾 良、施康强译
法国年鉴历史学派台柱之一布罗代尔的奠基之作。
论证资本主义怎样在西欧萌芽、发展,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巨大区别。
第一卷:〔精〕29.30元 〔平〕19.30元
第二卷:〔精〕29.80元 〔平〕19.80元
第三卷:〔精〕36.50元 〔平〕26.50元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法佩菲特著 王国卿等译
二百年前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之间的一场“聋子的对话”。
布罗代尔认为这是文明与思想的比较史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时刻,在佩雷菲特笔下,这是中国必须开放的有力论证。
全一册:〔精〕18.80 元 〔平〕12.80元
封四
1994年第1期,总第178期 - 目录
1994.1
韩少功 性而上的迷失——————3
陈子平 耐心地打捞光明——————14
郑也夫 中庸之道的现代回声——————23
陈乐民 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
闲话知识分子与治学——————29
赵毅衡 走向边缘——————36
苏东斌 智慧的痛苦——————42
白 波 思想的本色——————49
亦 陶 知识界的一个共同课题——————55
杨德明 中国的跨世纪发展策略——————57
朱 健 呼唤崇高 巨人心象一瞥———————61
魏德东 科学的?宗教的?——————67
王宗炎 可口可乐与酸梅汤 专科词书抽样检查——————72
张士甫 必也正名乎 台湾诗坛漫步——————79
辛丰年 怀娥铃在中华的冷热———————85
谷 林 读到一段历史——————90
品书录————————94
不同的镜子(陆晓光)◆惯有的历史现象(篮子)◆姑作推论(扬之水)◆理论、实践再到理论(吴怀连)◆两点思考(金熙成)
柯 灵 百年寿与千岁忧 刘海粟其人其画——————103
张中行 书呆子一路——————106
心 航 纽约纸不贵 默里森其人其书——————111
张 宽 离经叛道 一场多元文化的论争————————117
董乐山 历史不容遗忘和篡改 译余废墨——————124
恺 蒂 心事难与君说——————128
英伦文事·关于普拉斯的争议
冯亦代 暴露女人弱点的《余生》 西书拾锦——————135
吴岳添 小说家与文凭 远眺巴黎——————138
李长声 文学里的歧视 日知漫录——————141
王一川等 边缘·中心·东方·西方——————146
说读书·五人谈
魏 励 读《汉语大字典》随记 读书献疑——————153
陈四益等 服 药 新百喻——————156
丁 聪 漫画——————152
三三四四 编辑室日志——————160
读书短札
艰难的旅行(刘祖芳,22)◆“琐掇”之琐掇(冯炳昆,48)◆北京人·纽约人(吴宏,84)◆疾酒如仇(赵健雄,)◆“公平”(宏图,105)◆舟山还有个舒恭受(赵宏洲,110)◆期待(张彤华,116)◆今人避讳(唐樟荣,140)◆关于陈在之(朱新华,14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