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秋柳》四章而论,格调不可谓高,遣词亦微嫌过熟。如:销魂、憔悴、愁生、哀怨、空怜、含情、太息、相怜、旖旎、缠绵……。此等易落空套,稍多则成滥调。然渔洋于此善能使事,使归典实,仍趋雅正一路。故知诗虽贵缘情绮靡,诗人亦不可不多识前言往行,即辅之以学。辅之以学,多读书,亦所以矫正性情,非徒避免空套也。(昔闻前辈论诗,有一习惯贬语曰“宋壳子”,即学宋人而仅存其空套)。然用典故太多,<SPS=1883><SPS=1880>杂凑,则如同类书,亦不成诗,至佳只能成为学人之诗,不见真性情,不能感人。——此中进退,有不可言传者,如《庄子》斫轮喻。
读书短札
凡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