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看,思维不僵死,心胸不狭隘的人(自然包括《读书》的读者),应当欢迎语言的演变,赞成语言反映当今民族平等,性别平等的理想。中文几十年前放弃少数民族名称里常见的犬字旁难道也算犯了什么PC的忌。我倒觉得现在不妨趁着妇女大会来临之际干脆也改掉那些女字旁的贬义字,例如“嫉妒”之类:不知如果吃醋时的心理一直被大家写作<SPS=0892><SPS=0893>,广大男性同胞,包括布里斯本的曾先生(一九九五年第二期《说<读书>》),会有何感受?
语言文字的更新固然需要一个筛选过程。思想意识上符合潮流但修辞上实在难以忍受的,像Chairperson这样罗里罗嗦的词,恐怕长不了。但无论如何,我看诸位没有必要随大溜,不经思考信口开河血口喷人一通谩骂再踏上一只脚,非跟新鲜语言过意不去。倒是不如发明一个新词Politically Obno xious来说那些因循守旧、害怕大同世界的人们。
说《读书》
英国伦敦 Paul Cr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