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编辑当成宣传亦有弊端,那是,第一,容易同政治活动直接挂上钩,第二,容易同某种言语形式挂上钩。前者犹可说。你可以毫不过问政治吗?你自己说不问政治,人家一分析,你明明白白确确凿凿,代表了某家某派利益。人家的分析有时会比自己原先思忖的还要明晰、透彻,会令你头皮发紧,全身痉挛,乃至血压上升,心肌梗塞——此之谓“批判”,当然现在已经少见。至于同某种语言形式挂钩,还值得一提。语言形式云云,或可称“话语”,那是时髦话,说来话长,也不是我辈普通编辑可以说得清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的一个语言形式上的要求是:必须大声。凡所宣传的,尤其是被称为“主旋律”者,要用大声嚷、唱、喊、叫……然后寰宇皆闻,然后心满意足。机关报刊,自然应当如是。然而一凡报刊均是“喉舌”,推而广之,一凡编辑均应如是,却不免受苦。不是反对“主旋律”,实在是不愿事事处处提高嗓门大声喊,如斯而已。
偶见报上有执事者提出:“导向悄无声!”无声亦可导向,人们有此理解,实为编辑之福。这是为编辑们作一大解脱。无怪乎,人们常说,时代毕竟进步了!
阁楼人语